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灵辩创作的《又嘲》中的一段,通过对“区区蜀地老”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某些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人的讽刺与批判。
“区区蜀地老”,以“区区”形容蜀地老者的身份地位不高,暗示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限。“窃号道门英”,“窃号”意为冒充或自封某种称号,这里指蜀地老者自封为道门的精英或领袖,但实际并不具备相应的才能或德行。“已摧头上角”,“头上角”在这里象征权威或权力的标志,暗示蜀地老者曾经拥有的某种地位或影响力已经丧失或被削弱。“何用口中鸣?”则是对蜀地老者虚张声势、徒有其表的行为进行质问,讽刺其即使失去了权威和影响力,仍不自知,继续夸夸其谈、自吹自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讽刺手法,深刻揭示了人性中虚伪、自大、不知悔改的一面,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