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湘月·题海盐徐古春贻砚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邹韬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含情感的画面。诗中以“重闱萱悴”开篇,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家庭的衰败与孤独。接着,“守零丁孤鹤,期延华脉”,通过孤鹤的形象,表达了坚守与传承的意志,寓意着在逆境中寻求希望与延续。
“撤手人天千万里,衣德书香谁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逝去者的怀念与对道德、知识传承的重视。药圃、雏鸟、糠灯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照顾与培育的过程,体现了责任与爱心。
“鹃啼霜冷,几多心事难白”,通过杜鹃啼叫和寒冷的霜景,象征着内心的哀愁与难以言表的情感。接下来,“却喜秀挺孙枝,留贻片石,交付知珍惜”,转而表达对后辈成长的喜悦与期待,以及对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
“记取传家承赐砚,莫负先灵凭式”,强调了家族传统与精神遗产的重要性,鼓励后代铭记并传承。最后,“海月销金,溪云割玉,铭蚀苔花碧”,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永恒,同时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家族、传统价值的珍视。邹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深情又富含哲理的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