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俞偶成

窃比淮阳卧,幸非庄舄吟。

政馀无异事,物外得同心。

遇兴倾浮蚁,投闲作戏禽。

世间并出世,于我两沉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私下把自己比作在淮阳静养的人,庆幸自己没有像庄舄那样忧国忧民的哀歌。
公务之余没有其他琐事,我在物外世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心灵契合。
遇到兴致就如倒酒浇地般豪饮,闲暇时就像游戏中的鸟儿一样轻松自在。
世间纷扰与超脱并存,对我来说都如同深水沉寂。

注释

窃:私自、暗自。
比:比拟、相比。
淮阳:古代地名,这里指隐居之地。
卧:隐居、静养。
幸:庆幸。
庄舄吟:典故,庄舄(楚国大夫)病中梦见自己在越国,听到越人唱他的家乡歌,悲从中来,这是忧国之情的体现。
政馀:公务之余。
异事:额外的事情,引申为世俗之事。
物外:超脱尘世之外。
同心:志趣相投,心灵契合。
倾:倾倒,此处指畅饮。
浮蚁:形容酒液如蚂蚁浮于杯面,比喻饮酒之多。
闲:闲暇,空闲。
戏禽:戏耍的鸟儿,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世间:世间俗世。
出世:超脱尘世。
沉沉:深沉,形容深邃或寂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的《和君俞偶成》,通过对自身境况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首句“窃比淮阳卧”暗指自己像汉代的隐士汲黯那样,甘愿退居简静,不求显达。次句“幸非庄舄吟”则以典故表达庆幸自己并未陷入如庄舄那样的困境,暗示心境较为平和。

“政馀无异事”表明在政务之余,诗人没有过多的烦扰,过着简单的生活。接下来的“物外得同心”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或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精神上的契合,享受超脱世俗的乐趣。诗人闲暇时“遇兴倾浮蚁”,即饮酒赏心,如同小鸟般自由自在,“投闲作戏禽”。

最后两句“世间并出世,于我两沉沉”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既融入了世俗社会,又保持着内心的超然,对于尘世的繁华与出世的清静都能淡然处之,心境深沉而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思考。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君俞喜雨

一夜歊炎散烈风,清和从令气潜通。

诚微敢谓天心应,政拙惟希岁事丰。

便有欢声南亩俗,首传佳句少陵翁。

心灰鬓雪无馀愿,饱食安居与众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张太中馆于西湖

湖榭从来与众同,况于清晏奉群公。

驱车即日趋翔凤,就馆初寒听过鸿。

霜雪满髯仍自壮,珠玑落笔不知穷。

太平鱼鳖今咸若,岂系区区一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杜七学士见寄

谋猷久恨辜明主,骸骨终蒙赐老臣。

绝口敢论当世事,放怀重老故园春。

闲寻物外忘言客,喜遇杯中得趣人。

能作新诗仍寄我,知君心不在埃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贡甫

十年灯翳视浮荣,兀坐翛然槁木形。

别后情怀非往日,老来光景似流星。

厚恩未报心徒赤,多病何从发复青。

一览彫章思旧好,忽如醒病得初酲。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