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馀日脚到天涯,十里平山戴晚霞。
疑是千虹蟠绛阙,频移光景入仙家。
这首诗描绘的是雨后傍晚的美景。"雨馀日脚到天涯",形象地写出雨后的阳光洒满天际,犹如日脚延伸至远方,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十里平山戴晚霞",则展现了十里范围内连绵起伏的山峦被绚丽的晚霞映照,景色如画,富有诗意。
诗人接下来的想象更为奇特:"疑是千虹蟠绛阙",将晚霞比作千条彩虹盘绕在宫殿(绛阙)之上,赋予了自然景象神话般的色彩,显得瑰丽壮观。"频移光景入仙家",表达了诗人对这梦幻般景色的留恋,仿佛光影在不断变幻,引领人进入仙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奇幻的雨后傍晚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向往之情。郑清之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不详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夜听寒蛩晓听蝉,梧桐疏雨晚秋天。
空斋抱膝元无事,半是痴憨半是禅。
谁道寒官俸给稀,赍装满路得追随。
秋光不与诗肠算,无限江山信笔支。
竹边深静纳新晴,瘦策徐行足力轻。
曲槛负墙尘不到,游蜂时寄采花声。
矮伯老于周柱史,瘦梅青似楚离骚。
推窗欲觅登山路,无数青苔落鹳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