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送叶少师归闽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功勋卓著的官员叶少师即将离开京城,返回故乡福建的情景。通过“倾都蔼蔼集歌骊”这一句,展现了京城百姓对叶少师的敬仰和不舍之情。接下来的诗句“勇退三朝帝者师”,赞扬了叶少师在三朝为帝师的勇退之举,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深谋远虑。
“熟釜铭功詶太传,黄金铸像忆鸱夷”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叶少师功绩的铭记与怀念。熟釜铭功,意指将叶少师的功绩铭刻在熟釜上,以示永久纪念;黄金铸像,比喻叶少师的形象被后人永远铭记,如同金铸之像一般。这里还借用了鸱夷(即陶制的酒器)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叶少师的功绩和形象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午桥梦到悬车日,庚度秋清击榜时”这两句,通过梦境和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叶少师在官场生涯中的重要时刻。午桥梦到悬车日,暗示了叶少师在官场上的辉煌时刻,以及他最终选择隐退的决定。庚度秋清击榜时,则可能是指他在某个特定的季节或场合,做出了重要的决策或行动。
最后,“父老相呼看归相,年来忧国鬓成丝”两句,表达了对叶少师归乡的感慨。父老们相互呼唤着,看着叶少师归来,而他多年为国担忧,两鬓已斑白。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叶少师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叶少师归乡情景的描绘,赞美了他的功绩、品德和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