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渔歌(其六)

五曲溪山秀且奇,就中佳趣有谁知。

紫阳可是能清赏,夜拥寒炉注楚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蔡哲所作,名为《武夷九曲渔歌(其六)》。诗中描绘了武夷山五曲溪的秀丽与奇特,展现了自然美景的绝妙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美景能够被真正欣赏和理解的感慨。

“五曲溪山秀且奇”,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武夷山五曲溪的壮丽景色,山川之美,秀丽而独特。“就中佳趣有谁知”,紧随其后,诗人提出疑问,这样的美景之中蕴含的趣味,又有谁能真正领略得到呢?这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感慨,似乎在说世间美景虽多,但能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却寥寥无几。

接着,“紫阳可是能清赏”,诗人提到紫阳,可能是指宋代理学家朱熹,他曾在武夷山讲学,对这里的山水颇有研究。这里暗含着一种期待,仿佛在说,像朱熹这样的学者,是否能真正欣赏到这五曲溪的佳趣?“夜拥寒炉注楚辞”,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诗人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夜晚,围坐在炉火旁,沉浸于楚辞的阅读之中,以此来寄托对武夷山美景的深深怀念和思考。通过这样的场景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五曲溪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能否真正欣赏到这种美景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10)

蔡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夷九曲渔歌(其七)

六曲云屏不可攀,绿云千顷鸟声閒。

层崖亦有仙人掌,何必骑驴入华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武夷九曲渔歌(其八)

七曲岩前太姥岩,落花飞雨昼毵毵。

天风夜捲浮云去,赢得明蟾浸碧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覃]韵

武夷九曲渔歌(其九)

八曲平洲即要津,太和宫里碧桃春。

匆匆多少游山者,到得源头有几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武夷九曲渔歌(其十)

九曲空明眼界宽,仙家鸡犬半林端。

千岩万壑春如许,谁解穷源舣棹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