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诗(其一)

茫茫沧海几生尘,世事何劳苦认真。

仙佛总须随处尽,蚊虻也得逐年生。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樾的《齐物诗》其一,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沧桑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首句"茫茫沧海几生尘"描绘出大海浩渺,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如同沧海一粟。"世事何劳苦认真"则传达出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认为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得失。

接下来的两句"仙佛总须随处尽,蚊虻也得逐年生"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认为无论是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佛,还是微不足道的蚊虻,都在世间轮回中各有其生存之道。这体现了诗人顺应自然、看淡生死的齐物观,即万物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哲理于日常生活之中,展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智慧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齐物诗(其二)

万人如海浩无边,身作飘飖不系船。

相守百年都是梦,偶同一饭莫非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齐物诗(其三)

休将憔悴感生平,眼底荣枯颇不惊。

万蜡高烧终是夜,一灯孤对也能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齐物诗(其四)

莫与痴人细较量,吾生何处不徜徉。

出门一步即为远,作客十年未是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齐物诗(其五)

呼马呼牛总此身,悠悠俗论未为真。

周公也有流言日,盗蹠非无慕义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