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感慨。首句“真成芳草落天涯”,以芳草喻人,形象地描绘了达奚司空远离故乡,如同芳草飘零于天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其身世飘零的同情和哀怜。
“谁念王孙信息赊”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达奚司空比作远行的王孙,因信息的稀少而令人牵挂,流露出对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深深惋惜。
“狐首自难忘故国,猿肠空断忆还家”,运用狐首和猿肠的典故,生动地表现了达奚司空对故国的深情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游魂缥缈随风叶,冷泪斓斑散雨花”,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达奚司空的灵魂如落叶般随风飘荡,冷泪如雨花般洒落,形象地展现了其孤独、凄凉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其精神的坚韧与不屈。
“千载越裳重译使,摩挲谁不为兴嗟”,最后两句诗,通过历史的视角,表达了对达奚司空功绩的肯定和对其命运的同情。千载之后,仍有使者前来追忆,摩挲着他的事迹,无不为之感叹。这不仅是对达奚司空个人的纪念,也是对历史英雄主义精神的一种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达奚司空生平的深刻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