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热

墨云行雨并成空,突兀彤云在眼中。

瓜李不禁如许热,蒲葵能得几多风。

通宵看月坐还卧,竟日追凉西复东。

回首本无寒暑地,听渠亭午汗珠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乌云和雨水混杂消散,眼前突现鲜红的云朵。
即使是瓜和李也无法承受如此酷热,蒲葵又能抵挡多少风呢。
整夜坐着或躺着赏月,从西到东寻找阴凉。
回头看看,这里本无四季之分,只听见亭午时分汗水滴落的声音。

注释

墨云:乌云。
行雨:飘落的雨。
并成空:混杂消散。
突兀:突然出现。
彤云:鲜红的云。
瓜李:比喻容易受热的事物。
不禁:无法承受。
如许:如此。
蒲葵:一种耐热的植物。
能得:能抵挡。
通宵:整夜。
看月:赏月。
坐还卧:坐着或躺着。
追凉:寻找阴凉。
西复东:从西到东。
回首:回头看看。
本无:本来没有。
寒暑地:四季分明的地方。
听渠:听见。
亭午:正午。
汗珠融:汗水滴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复热》。诗中描绘了夏日酷暑难耐的场景。首句“墨云行雨并成空”形象地写出乌云密布,大雨过后天空依然炎热,如同墨色与雨水一同蒸发消散。接着,“突兀彤云在眼中”写出了夏日彤云高悬,阳光炽烈的景象。

“瓜李不禁如许热,蒲葵能得几多风”两句运用了比喻,瓜李难以承受如此高温,而蒲葵这样的植物也无法抵挡强烈的阳光,暗示了夏日酷暑对生物的影响。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对清凉的渴望。

“通宵看月坐还卧,竟日追凉西复东”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只能辗转反侧,白天也不断寻找阴凉之地,从西到东,试图避开烈日。最后一句“回首本无寒暑地,听渠亭午汗珠融”则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说即使回到没有四季变化的地方(暗指内心世界),午时的高温仍让人汗如雨下,形象地展示了夏日酷暑的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夏日炎炎的苦闷与无奈,以及诗人对清凉的向往。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宫祠满秩

云水天台郡,祠庭我所监。

几年真傲吏,今日是前衔。

禄米谁周急,园蔬不疗馋。

上书端未免,定不达空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将适台州

风林何许著惊禽,惟有台州旧所临。

避地妻孥虽在眼,藏山文字却关心。

维扬大将金城固,建业名臣天椠深。

说与单于归去好,长淮边是杀胡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尝建茗二首(其二)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尝建茗二首(其一)

破除汤饼睡,倚赖建溪春。

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

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

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