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

只合门如野叟家,市朝声利苦喧哗。

但知得醉频沽酒,何处逢春不见花。

暗树五更鸡报晓,晚庭三叠鼓催衙。

知君宰邑端无事,吟笑何妨到暮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只适合像乡村老人一样过日子,城市的喧嚣和名利让人厌烦。
只知道频繁买酒喝醉,哪里还能欣赏春天的花朵?
黎明时分,暗处的树上传来公鸡报晓的声音,夜晚庭院里三声鼓响催促着官府的事务。
我知道你治理地方确实清闲,吟诗笑谈直到暮鸦归巢也无妨。

注释

只合:只适合。
门如:像……一样。
野叟家:乡村老人的家。
市朝:城市。
声利:名利。
苦喧哗:非常喧闹。
但知:只知道。
逢春:欣赏春天。
不见花:看不到花朵。
暗树:黎明时分的树。
五更鸡:报晓的公鸡。
报晓:报时。
晚庭:夜晚的庭院。
三叠鼓:三声鼓。
催衙:催促官府办公。
宰邑:治理地方。
端无事:确实清闲。
吟笑:吟诗笑谈。
何妨:不妨。
暮鸦:暮归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县衙安逸生活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只合门如野叟家”一句,形象地将闭门不出的生活比喻为像隐居山林中的老者一样安逸自在。这里的“叟家”指的是古时隐士常居之所,带有隐逸的意味。

“市朝声利苦喧哗”则是对外界喧嚣与忙碌生活的一种反衬,更突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但知得醉频沽酒,何处逢春不见花。”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只需沉浸于饮酒作乐,不必过分关注外界的繁华与变迁。

“暗树五更鸡报晓,晚庭三叠鼓催衙”两句,则描绘了县城清晨和夜晚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对于时光的感悟。

最后,“知君宰邑端无事,吟笑何妨到暮鸦”表达了一种安心守职、乐于平淡生活的心态。诗人知道自己身为县官,没有什么大事需要处理,因此在傍晚时分,也可以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吟诗作乐的快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自我娱乐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官职与隐逸之间矛盾的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孝感县

萧索江干县,林端见客樯。

山川错吴楚,人物混荆杨。

风略寒芦阵,云迷夕鸟行。

故乡同见月,谁记白头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寿安怀古

萧王积甲事空传,子晋吹笙去不还。

千里荒芜山色在,百年兴废水声间。

雉飞陇麦新耕地,花落丛祠旧战关。

旅宦远游仍吊古,苦无樽酒奈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寿阳楼下泊舟有感

寿阳楼下清淮水,帆去帆来何日休。

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

楼头夜静行人绝,楼下影斜淮月秋。

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张夫人挽词

世德簪缨贵,家风孝友传。

承夫知不忌,爱子故亲贤。

飘忽人间梦,生平物外缘。

诸天清净报,可但閟重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