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题

野棠花落又清明,杨柳青青人耦耕。

春物阑珊成底事,半江疏雨暮潮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江南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野棠花落又清明”,以“野棠花落”点明季节,清明时节,野棠花已凋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又”字暗示这是诗人多次经历的场景,增添了时间的流转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第二句“杨柳青青人耦耕”,画面一转,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杨柳青青,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耦耕,即两人并肩耕作,体现了农耕社会的和谐与勤劳,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仰。

第三句“春物阑珊成底事”,笔锋一转,从外在的景物描写转向对内在情感的抒发。春日将尽,万物即将凋零,诗人不禁思考这短暂而美好的春光背后的意义何在。这一句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最后一句“半江疏雨暮潮平”,画面再次转换,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江面的景象。半江疏雨,暗示着细雨蒙蒙,增添了几分朦胧美;暮潮平,则是江水在傍晚时分逐渐平静,呈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看花仕女图

画图常识春风面,云雾衣裳楚楚裁。

为问人间春几许,石栏西畔牡丹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烟雨

烟雨空濛远树齐,人家树底自成蹊。

只因二月吴松尾,渚际维舟听竹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十月

十月江南未陨霜,青枫欲赤碧梧黄。

停桡坐对西山晚,新雁题书已著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雨

春雨萧条独掩扉,庭柯径筱绿依依。

莫思南渚停舟处,烟柳垂阴满钓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