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垣因粤匪掠争,民食不足,时适唐升庵司马赴艋,诸绅驰商禁口,从之;乃瓜代者至,惑于他说,旋开旋禁,感而作此

我本乾坤一腐儒,微言敢许动当途。

为防枵腹伸乡约,谁绘流民达上都。

升斗价腾民怨沸,舟车禁弛佐情趋。

如何学得狙公法,朝夕纷更作远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诗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诗人作为腐儒,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政策摇摆的忧虑。首句自谦为一介书生,但敢于直言,暗示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敏感与责任感。第二句提到他担忧因战乱导致的粮食短缺,试图通过乡村公约来缓解饥荒,同时质问谁能将流离失所的百姓困境上报朝廷。

第三句描绘了物价飞涨引发民众不满,第四句则指出由于官员更换频繁,禁令时开时闭,加剧了混乱。诗人以“狙公法”(比喻灵活变通的策略)自比,表达了希望政策能稳定长远的愿望,而不是朝夕更替。

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社会秩序混乱和民生困顿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明智决策和长期稳定的呼吁。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警学歌者

白雪阳春漫擅场,难逢顾误有周郎。

须知鼓吹群经在,勿负金丝四壁藏。

古乐好将虞典溯,淫声莫逐郑风狂。

千秋谁解弦歌意,许汝彭宣到后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有感,寄述安司马

水懦何如火烈强,养痈终见逞鸱张。

伏戎已长三年莽,聚啸难通百里粮。

冯妇君原羞臂攘,庖丁我最叹刀藏。

新村无树凭谁伐,小憩令人忆召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堑垣普施南坛

胜会盂兰簇一场,南坛跽拜去来忙。

殽堆珍错罗山海,饭贮筐笼罄稻粱。

无主不知谁子姓,有魂何处觅家乡?

年年此夕中元节,宣赦门开礼法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斯盛社同人

磊落英姿正少年,诸君结社各翩翩。

留松开径邀三益,种竹成林得七贤。

壮志好登瀛海岛,文光齐射斗牛躔。

积薪望汝能居上,联臂相期尺五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