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寄陆太史敬承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陆太史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尔作承明客,吾归已判年”,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身份地位的不同,以及自己归隐的决心。承明客,指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而“吾归”则暗示了诗人选择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接着,“花香鸾掖底,柳色凤池前”,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鸾掖和凤池,都是古代皇宫中的建筑,这里借以象征高官显贵的居所。花香柳色,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着对过去荣华生活的回忆。
“醉任眠中秘,閒仍草太玄”,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归隐后的悠闲生活。醉眠,即沉醉于自然的怀抱,享受宁静的夜晚;“草太玄”,可能是指研读古代经典,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泊态度。
最后,“燕姬无限好,犹记琵琶弦”,以燕姬的美丽和琵琶的音乐,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燕姬,可能指的是歌妓或舞女,琵琶弦则是古代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这句话既是对过去快乐生活的追忆,也是对友情与艺术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知识和友情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和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