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寿乐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首句“西隐西边寿乐亭”点明了地点,寿乐亭坐落在西边,隐逸而宁静。接下来的“六时天乐语檐铃”则通过檐铃的声音,传达出全天候的和谐乐音,暗示着此地的修行氛围。
“傍人驯鹤行穿竹”描绘出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驯鹤在竹林间悠然行走,增添了静谧的意趣。而“掠水飞鱼出听经”则以生动的动态画面,写鱼儿跃出水面聆听诵经声,进一步渲染了清修之地的灵性。
“月到中庭开碧落,星从南极上沧溟”两句运用了浪漫的想象,月光洒满庭院,如同打开天空的碧落,星星从南极升起,映照在无垠的海面上,营造出壮丽的宇宙景象。
最后,“千年一息那伽定,长结慈云拥帝青”表达了对长寿与修行的向往,诗人以“那伽定”象征长久的冥想,期待在慈祥的云雾中与天地同寿,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寿乐亭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