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黄廷用的《赠王稚川之南雍(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稚川前往南雍求学的赞美和勉励。首句“东观追趋今几年”暗示了王稚川在学术追求上的执着与时间的积累,"朝朝供奉圣君前"则象征着他对知识的虔诚态度和对学问的敬重。接下来,诗人以唐代诗人王建和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为例,赞扬王稚川的才华和志向,期待他能像他们一样在文学和历史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天霁晓星辞凤阙”描绘了一幅清晨学子辞别京城的景象,寓意着新的旅程即将开始,而“雪消春水送兰船”则寓言着友人的才情如春水般流淌,载着他驶向知识的海洋。最后一句“镐京总是兴周地,棫朴曾承雨露偏”,镐京作为古代周朝的都城,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棫朴受恩于雨露,暗指王稚川将在南雍这片文化沃土上得到滋养和成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学术传承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教育和学术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