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半月重阴未放晴,岷蛾长夏气凄清。

此身也似知秋叶,独向高梧策策鸣。

濠濮想,武陵情,一灯摇碧辘轳生。

云荒雨怪犹如此,知道阳台梦是醒。

形式:

鉴赏

这首《鹧鸪天》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半月重阴未放晴”,描绘了连续半个月的阴雨天气仍未放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接着,“岷蛾长夏气凄清”一句,将时间背景从秋季扩展到整个夏季,通过“岷蛾”这一意象,暗示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现象,同时也为下文的秋意渲染铺垫。

“此身也似知秋叶,独向高梧策策鸣”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诗人自身比作随风飘落的秋叶,独自在高大的梧桐树下发出飒飒声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怀念。

接下来,“濠濮想,武陵情”两句,引用了《庄子·外物》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一灯摇碧辘轳生”一句,描绘了一盏孤灯在碧绿的井边摇曳,既营造了静谧幽深的环境氛围,又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最后,“云荒雨怪犹如此,知道阳台梦是醒”两句,通过对比云荒雨怪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对梦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寻。

整体而言,这首《鹧鸪天》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文人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落魄

金轮度厄,千秋怪事须臾出。惊乌归树星摇碧。

叶底花阴,千万半规日。

苍茫地下臣虮虱,囊书欲奏梯难觅。

琼霄惨澹煤炭黑。紫府神官,何处恣狂佚。

形式:

齐天乐

西风偷换鸣蝉树,綀襟嫩凉先怯。

淡霭沉山,稀星堕水,秋阔天容如抹。

瑶宫片月,映深碧层霄,洞然莹彻。

万景昏冥,世间惟此最高洁。

今宵谁共胜赏,露萤低自照,如伴凄切。

雾冷南楼,波荒北渚,千古风流都歇。

江山俊杰,算一例成尘,浩歌空发。

伫久红桥,境清鸥梦接。

形式:

西平乐慢.乙酉重九

淡日疏林,乱烟蓑草,摇落万感秋蓬。

荆棘铜驼,废宫仙掌,江山梦断重逢。

念直北关河壮阔,东海烟涛浩渺,筹边定策,何人啸虎生风。

际此凭高眺远,无限事,缥缈入孤筇。

胜朋佳侣,春城夏国,花月英游,歌笑欢丛。

都付与、流红逝水,粘粉轻泥,那更爰居去后,辽鹤归来,城郭人民历劫空。

浮世幻多,高情易损,千古贤豪,但有渊明,醉倒东篱,南山照眼葱茏。

形式:

声声慢

人如花瘦,梦与云荒,清尊倦领残秋。

坠叶风中,啼鹃唤起閒愁。

河山纵然无恙,莽烟尘、还怕登楼。

书漫捲,甚白头诗酒,仍滞西州。

长望韬戈洗甲,奈鲸鲵乍静,萁豆还雠。

佩委兰衰,谁哀无女高丘。

便教片帆归去,问故山猿鹤都休。

情正苦,听创鸿声度蓼洲。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