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览《宝林传》

祖月禅风集《宝林》,二千馀载道堪寻。

虽分西国与东国,不隔人心到佛心。

迦叶最初传去盛,慧能末后得来深。

览期顿悟超凡众,嗟彼常迷古与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僧人润所作,题为《因览<宝林传>》。诗中以《宝林传》为引子,探讨了佛法传承与人心相通的主题。

首句“祖月禅风集《宝林》,二千馀载道堪寻”,开篇即点明《宝林传》汇集了祖师们的禅风与智慧,历经两千余年,其道义依然值得追寻。这句诗既赞美了《宝林传》作为佛教经典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佛法的恒久价值。

接着,“虽分西国与东国,不隔人心到佛心”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佛法超越地域界限,深入人心,直达佛性的普遍真理。这里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佛法不分东西,不论地域,都能触及人心深处,达到与佛性相通的境界。

“迦叶最初传去盛,慧能末后得来深”则通过历史人物迦叶和慧能的例子,展现了佛法传承的连续性和深度。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认为是禅宗的初祖;而慧能则是禅宗六祖,对禅宗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迦叶的开创性和慧能的深入发展,表达了佛法传承的脉络和层次。

最后,“览期顿悟超凡众,嗟彼常迷古与今”总结了全文主旨。诗人认为,《宝林传》的阅读能够使人顿悟,超越平凡,达到非凡的境界。同时,诗人对那些常在迷惘中的人们表示惋惜,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推崇和对众生觉悟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林传》的赞美和对佛法传承的思考,传达了佛教追求内心觉醒、超越世俗的哲学思想,以及对众生普遍救度的慈悲情怀。

收录诗词(3)

僧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道者

一语真空出世间,可怜迷者蚁循环。

此生胜坐三禅乐,好句常吟万事閒。

秋月圆来看尽夜,野云散去落何山。

到头自了方为了,休执他经扣祖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禅客

了妄归真万虑空,河沙凡圣体通同。

迷来尽似蛾投焰,悟去皆如鹤出笼。

片月影分千涧水,孤松声任四时风。

直须密契心心地,休苦劳生睡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片凝然光灿烂,拟意追寻卒难见。

炳然掷著豁人情,大事分明皆总办。

是快活,无系绊,万两黄金终不换。

任地千圣出头来,从是向渠影中现。

形式: 偈颂

题王苏苏窗

春暮花株绕户飞,王孙寻胜引尘衣。

洞中仙子多情态,留住刘郎不放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