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长追游兴渐凋,况兼巴峡景萧萧。
闲斋为谢杨花到,时拂残书慰寂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寇准所作的《春昼》。诗中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游兴逐渐减退,再加上身处巴峡之地,景色凄清萧瑟,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落寞。他在闲暇的斋室里,看到飘进来的杨花,虽然微小,却能带来一丝慰藉,翻阅残书以排遣孤独和寂寞。整体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对往昔游历的怀念,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午昼花阴静,春风数蝶飞。
坐来生远思,深院燕初归。
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
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丝翠最宜经宿雨,絮飞争忍逐香尘。
帘垂独院无人处,一树风摇日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