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周允升留别

客居江之南,未识衡岳大。

长于想象中,便作登临外。

南游怅不已,病目恍增快。

要穷山水原,靡问仙灵态。

镌镵雅未能,造物底不贷。

欣逢人中龙,一扫胸次隘。

偕为青云期,岂顾白眼怪。

多闻与多识,几别复几会。

籓篱我妄窥,根柢君有在。

自惭非孟嘉,直恐误郭泰。

蕙兰被馀薰,珠玉觉非对。

兹方赋归来,与乃别所爱。

于今未深悲,后日当重慨。

江流固滔滔,山木亦旆旆。

烟霞既有疾,风月岂无债。

相与咏和平,无庸发噍杀。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客居在长江以南,从未见识过衡山的雄伟
长久以来在心中想象,仿佛已置身峰顶之外
南方游历让我惆怅,视力不佳却意外感到畅快
渴望探寻山水的真谛,不问仙人的神秘风采
雕刻般的美景难以描绘,大自然的美又怎能轻易辜负
欣喜遇见人中龙,一扫心中的狭隘
共期青云之志,怎会理会世俗的冷眼
知识丰富与见多识广,几次分别后又重逢
我妄图突破界限,而你的根基深厚无比
自愧不如孟嘉风度,只恐误入郭泰的境地
余香犹存如蕙兰,珍贵如珠玉,却觉得配不上
此刻回归,与你告别所爱之人
如今虽未深感悲伤,日后定会感慨万分
江水滔滔不息,山木随风摇曳
烟霞之美已令人痴迷,风月之情又怎能无牵无挂
我们共同歌颂和平,无需诉说哀伤

注释

客居:居住在外。
衡岳:衡山。
想象:心中构想。
登临:登山游览。
病目:视力不佳。
恍增快:意外感到愉快。
山水原:山水的本质。
仙灵态:仙人风采。
镌镵:雕刻描绘。
造物:大自然。
人中龙:杰出人物。
胸次隘:内心狭窄。
青云期:高远的志向。
白眼怪:世俗眼光。
多闻:见多识广。
几别:多次分别。
籓篱:界限。
根柢:根基。
孟嘉:历史上的风流人物。
郭泰:另一位名士。
蕙兰:兰花。
珠玉:比喻珍贵。
赋归来:回归。
别所爱:告别所爱。
未深悲:尚未深感悲伤。
重慨:深深感慨。
江流:江水。
山木:山林树木。
烟霞:自然景色。
风月:美好的情感。
和平:宁静和谐。
噍杀:诉说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答周允升留别》。诗人寓居江南,未曾亲临衡岳,却在心中构建了壮丽的景象。他南下游历,因目疾而感到景色变换带来的愉悦。他渴望深入了解山水之源,而非寻求仙灵的踪迹。虽然未能亲自镌刻山川之美,但诗人感叹大自然的慷慨赠予。在与周允升的交往中,他们共同期待着未来的仕途发展,不理会世俗的眼光。诗人自谦不如孟嘉和郭泰,感叹自己在才识上尚有不足,但也感受到周允升的深厚学识。离别之际,诗人虽未深感悲伤,但预感日后会有更深的感慨。他们一同赞美自然的和谐,摒弃了世间的纷扰。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答审知见贻

昔我堕极南,去兹千万山。

见面夫岂易,附书良亦难。

官今听之归,连日乃获语。

洗苏尘埃怀,如久旱得雨。

君才日苍苍,略已千丈长。

计其所功用,可中栋与梁。

如我蓬艾等,怒长不尺寸。

秋风一摧折,仅可供束蕴。

宜君有声名,光彩益以新。

而我复何事,强谓诗穷人。

春秋了集义,诗笺复编类。

建有朱校书,婺有吕正字。

二公今儒先,名满天地间。

勿谓东家丘,睎颜人亦颜。

形式: 古风

紫君林

箨脱始犹青,粉滋旋变紫。

斩伐不须加,森然自堪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落星寺

我自庐山十五载,奔走坐受世迫隘。

今年一梦落星湾,遥赏意短终不快。

褰裳高步千仞冈,下视城郭等蓬块。

阴风远来龙噫吟,大江东下波滂湃。

远游止为两眸计,扶杖深叹造物大。

五老自是吾故人,一笑却恨浮云碍。

欲搜短句记来游,倚槛孤啸上方外。

康州涪翁我所师,借问遗碑悉安在。

形式: 古风

谢文显老丈见过

茅檐冷如水,落叶堆不埽。

林深日上迟,近午犹未冒。

忽闻咿哑声,篮舆远来造。

儿言此何客,貌古玉色膏。

心知定夫子,躧履仍著帽。

我居甚荒僻,好客鲜能到。

自非金石交,性不移湿燥。

谁能忘崎岖,于此修夙好。

贫家鸡黍窄,菜甲仅可芼。

属君又止酒,何以相慰劳。

寒窗数日款,但有相交导。

我姿虽不敏,敢不期勉蹈。

滔滔流俗中,往往皆媚灶。

看君闭户志,有力甚于奡。

衣单食不足,耻以饥寒号。

曰吾道当然,尚友古人操。

我虽因事归,未免斗食耗。

而君辱与游,何殊渭冲潦。

穷年语未卒,乃以将归告。

半百顾非遥,驱羸行往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