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俦的作品,属于古典诗歌中的七言绝句。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命世文章伯、鸿枢柱石臣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和节义的推崇。在古代中国,"文章"不仅指文学作品,还有治国安邦的意思;而"伯"则是对德高望重之人的尊称。诗人借此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即希望有一位能文能武、德才兼备的领袖出现,以带领国家走向繁荣。
"殒身因卫社,嗣德岂无人"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为国捐躯、传承美德的英烈人物的怀念和敬仰。这里的"殒身"指的是牺牲生命,而"卫社"则是守护国家和民族的意思;"嗣德"则意味着继承先人的事业和精神。
接着,"丹旐西原路,輀车万里春"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丹旐"指的是车盖上系有红色流苏的仪仗队伍,而"西原"则可能是指某个方向或地点。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行军出征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于远征沙场、开疆拓土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最后,"一门蒙待遇,徒有泪沾巾"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个人情感。"一门"指的是家族或家谱,而"蒙待遇"则是说家族的荣耀被尘封,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扬光大。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家族不被重用的哀愁,以及对于不能实现抱负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赞美、对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忠义和家国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