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黟祁二邑水分源,到此同流怒政奔。
忽值两山盘作峡,更峨双石插为门。
中通翠浪才容线,仰看青天细似盆。
滟滪瞿唐姑未问,祗经此险已销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间溪流的壮丽景象,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诗中的每个字都选用精当,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黟祁二邑水分源" 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范围,两个地方的水流汇聚而成,显示了景象的宏大。"到此同流怒政奔" 则描绘出这股水流到达某处后变得狂暴无序,如同愤怒的情感在奔腾。
"忽值两山盘作峡" 突然间,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两座盘旋的山峰,它们形成了一道狭窄的峡谷。"更峨双石插为门" 这里“更峨”表达了景象的更加险峻,而“双石插为门”则是对峡谷中两块巨石如门扉的生动描写。
"中通翠浪才容线" 在这狭窄的空间内,水流仍旧能够穿过,它被称作“翠浪”,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而“才容线”则意味着即便是如此狭窄的地方,也能勉强通过一条线路。
"仰看青天细似盆" 诗人抬头望向上方,那被山峦环绕的蓝天,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细小如盆一样,这个比喻传达出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敬畏之情。
"滟滪瞿唐姑未问" 这里的“滟滊”形容溪流的声音,如同远古时期的某种乐器声响,而“瞿唐姑未问”则表明诗人对于这股水流的来源和去向并不关心。
"祗经此险已销魂" 最后一句,诗人通过“祗经”一词强调了自己已经体验过这段旅程中的险峻,而“已销魂”则意味着在经过这一系列壮观景象之后,诗人的精神似乎已经被这自然之美所融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精细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体验,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黄巢矶与白沙滩,只是闻名已胆寒。
自笑南来三换岁,一年一度犯惊湍。
山头孤立玉竛?,天上何年堕景星。
四面万峰非不峻,如何只是一峰青。
远远人烟点树梢,船门一望一魂消。
几行野鸭数声雁,来为湖天破寂寥。
一鸥得得隔湖来,瞥见鱼儿眼顿开。
只为水深难立脚,翩然飞下却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