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人在荒凉之地修行的景象。"此地修行山几枯",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孤寂且不易生存的环境,其中“修行”指的是佛教中的修炼,是僧人追求解脱和涅槃的过程。“草堂生计只瓶盂”,则表明僧人的生活极为简朴,仅靠一间草屋维持生计,日常用品也只有简单的瓶子和碗盏。
接下来的“支郎既解除艰险”中,“支郎”可能是对僧人的尊称或昵称,这里暗示了僧人在困难和危险中寻找到了一种解脱之道。最后一句“试看人心平得无”,则是在询问经过修行后,是否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状态,以及这种生活对心灵所能带来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