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用上人之金陵

东土帝王州,高僧汗漫游。

□衣收夜雨,洗钵渡江流。

草发金银穴,花飞霹雳沟。

携诗见短李,应下读书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东土帝王之州金陵的游历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杨维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僧的行踪与心境。

首句“东土帝王州,高僧汗漫游”,开篇即点出地点与人物身份,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高僧在帝王之都自由自在地游历,暗示其超脱世俗的修为与境界。

接着,“□衣收夜雨,洗钵渡江流”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高僧的生活方式与修行状态。夜雨中收起袈裟,洗过钵后渡过江流,这些日常行为被赋予了禅宗的意味,体现出高僧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悟。

“草发金银穴,花飞霹雳沟”则进一步描绘了高僧游历途中的自然景观。金银穴与霹雳沟,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暗含着禅宗中关于万物皆有灵性的思想。草木生长、花朵飘落,都是自然界的奇迹,高僧在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启示。

最后,“携诗见短李,应下读书楼”两句,以高僧与友人的互动结束全诗。通过与短李的交流,高僧不仅分享了自己的诗歌,也传递了智慧与教诲,预示着知识与精神的传承。同时,这一场景也象征着高僧虽身在红尘,但心已超脱,达到了与世无争、自在逍遥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僧的游历经历,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日常生活与精神追求,展现了禅宗思想与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度结合,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送杨生琰归溧阳

之子吾同姓,相逢已道南。

春衣彫白苧,佳树长黄柑。

雨淡潜龙寺,天清漂女潭。

蒲公读书处,白石有新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翡翠巢

罗浮花使先春到,来傍玉楼深处巢。

舞雪艳翻杨柳絮,歌云轻压海棠梢。

屏开时露鸦头袜,弦断应衔凤嘴胶。

却笑雪衣娘太劣,雕笼深锁未全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送僧归日本

东风昨夜来乡国,又见阶前吴草青。

金锡躅空灵鸟逝,宝珠嗅海毒龙腥。

车轮日出扶桑树,笠盖天倾北极星。

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芝云堂分韵得对字

穷冬积繁阴,快雨不破块。

问途玉山下,系船桃溪汇。

主人闻客来,把酒欣相徕。

窈窕双歌声,婵娟两眉黛。

谈笑方云云,妍媸各成态。

忆昔献策时,目炯重瞳对。

下马宴琼林,宫花出西内。

俯仰三十年,同袍几人在。

明当理行舟,天远征鸿背。

那能事烦剧,晓出星犹戴。

行当谢冠冕,归荷山阳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