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开篇即点明地理位置,同时溪山给人的感觉是柔和而令人怜悯,这里可能隐含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这里描绘了村落被绿意盎然的树木所环抱,每个家庭都被自然之美所围绕,水声潺潺,营造出一个宁静与和谐共存的景象。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诗人细致地捕捉到了树木间传来的鸟鸣,以及晴朗天气下楼台与远处山林之间飘浮的烟雾,这些都是田园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最后两句诗,则透露出诗人作为一个旅途中的客人,在春意渐淡之时,以饮酒自娱,感受着落花带来的哀愁和美丽。这里的“中”字用得十分传神,既表明了时间也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安宁、美好的田园生活理念。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
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
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
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
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
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
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
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盘古当时有远孙,尚令今日逞家门。
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裈。
瓦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
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