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唐史.李朝隐

拽宦鞭奴蔑贵权,当时风骨愯衣冠。

及为御史声名减,岂是官高便欲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李朝隐在不同职位时的形象与声望,展现了其人格的复杂性与社会地位对个人声誉的影响。

首句“拽宦鞭奴蔑贵权”描绘了李朝隐初入仕途时的傲骨形象,他不畏权贵,敢于鞭打奴仆,显示了其清正刚直的性格。这里的“拽宦”可能指其初入官场,“鞭奴”则体现了他对不公的反抗,而“蔑贵权”则强调了他不屈服于权势的态度。

次句“当时风骨愯衣冠”进一步描述了李朝隐在官场初期的风采,他的风骨让当时的士大夫们为之动容,表明了他的形象和行为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然而,第三句“及为御史声名减”转折,指出当李朝隐升任御史这一更高职位后,其声名似乎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御史这一职务往往需要更多地参与政治斗争,而在这一过程中,李朝隐的某些行为或决策受到了质疑,导致其声誉受损。

最后一句“岂是官高便欲安”提出了疑问,暗示了声名下降的原因可能不在于职位的高低,而可能在于个人的行为选择或处理事务的方式。这句话表达了对李朝隐在高位时行为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品德在不同职位下保持一致性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朝隐不同阶段形象的对比,探讨了个人品格、社会地位与公众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权力面前保持独立人格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咏唐史.张中令

金镜文高压万珍,开元宠遇号知人。

范阳奏日言如用,安得西蒙蜀道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咏唐史.李适之

矿金言率遇参商,罢相还歌乐圣章。

怖死宜春中奸贼,令人扼腕痛其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咏唐史.二阎

八座蝉联属弟兄,当年门地足辉荣。

可嗟不富经纶业,唯著丹青制造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唐史.苏世长

披香殿上叹隋君,校猎营閒劝十旬。

莫谓口忠心则诈,如何胶禄不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