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田复多病,寒雨送三春。
高柳不藏阁,流莺解就人。
道心看物变,时论薄官贫。
无限扁舟意,澄江满绿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田后的日常生活和心境。首句“归田复多病”表达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但仍选择回归田园的生活,显示出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次句“寒雨送三春”则通过寒雨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富有季节感的氛围,暗示着时光流转。
“高柳不藏阁,流莺解就人”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高高的柳树不再遮挡阁楼,活泼的黄莺懂得亲近人,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待。
“道心看物变,时论薄官贫”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以超脱的心境看待世事变迁,对于世俗的评价和官场的贫瘠感到淡然。这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理想。
最后,“无限扁舟意,澄江满绿蘋”以扁舟和满江的绿萍象征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平静无波的江面的寄托,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深深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田后的田园生活,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不详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杖藜成薄暮,亭馆坐忘归。
微雨洗山月,白云生客衣。
松槐千树合,笙鹤九霄飞。
自笑尘中老,来游此地稀。
吏隐名山窟,高斋云气重。
翠屏横少室,明月正中峰。
苔绿前朝碣,秋清远寺钟。
兴来飞舄得,何处有仙踪。
重来新涨急,小艇乱中流。
树叶春藏寺,溪声夜满楼。
哺儿喧渚鹭,报雨听林鸠。
不共狂歌客,登临起暮愁。
不分枉兰棹,重兼开竹扉。
穷交存白发,小酌坐清晖。
官在还山久,书成示客稀。
傥同吴市隐,相傍老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