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偕寿兰孙贺潘君理父母隐君松原安人陈氏双寿举孙应瑞

閒居蚤已谢嚣烦,洛涘风流今尚存。

卧向白云收夕霭,起临沧海挹朝暾。

侍游客有从鸠杖,偕隐人堪并鹿门。

最是庭阶饶喜气,兰芽葱茜映芳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晚年生活的宁静与祥和。诗人以“閒居”开篇,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尘嚣、静谧自处的生活状态。接着,“洛涘风流今尚存”一句,不仅展现了隐居之地的自然美景,也暗含着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追忆与向往。

“卧向白云收夕霭,起临沧海挹朝暾”两句,通过日出日落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美好。白天,白云缭绕,夕阳西下;夜晚,星辰闪烁,月光如水。而“起临沧海挹朝暾”,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仿佛能感受到海风拂面,朝霞满天的壮丽景象。

“侍游客有从鸠杖,偕隐人堪并鹿门”两句,通过描述与友人的相聚,以及与隐士的共处,展现了隐居生活中的社交与情感交流。这里,“从鸠杖”可能指的是年长者的陪伴,“并鹿门”则借用了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典故,象征着志同道合的隐逸之士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最是庭阶饶喜气,兰芽葱茜映芳尊”两句,以庭院中的兰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家庭幸福与子孙繁荣的喜悦之情。兰花的生长,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寓意着家族的兴旺与美德的传承。而“映芳尊”,则是以酒杯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亲情、友情以及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

陈克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韦鸿初

海上新秋夕,华筵风露清。

兔灵供药度,鹊喜下桥迎。

系出彭城远,家传汉相名。

弱龄才卓荦,彩笔气峥嵘。

几奏东方牍,犹然鲁国生。

桥门多士拥,璧水五经横。

岂谓鳣堂兆,仍劳僰道行。

巴童期跨竹,山鬼避悬旌。

骥竟盐车困,鸿宁弋缴婴。

壮图捐佩玦,初服就兰蘅。

伸屈时龙蠖,行藏世重轻。

狂澜谁共障,高炬手孤擎。

学闯先天奥,文垂后进程。

章缝归赤帜,川岳护耆英。

户屦朝常满,山猿夜不惊。

图书干象纬,丘壑并蓬瀛。

庭倚桑弧劲,阶罗玉树荣。

悬车留逸轨,容驷待高闳。

惇史虚重席,熙朝伫五更。

蒲轮何日下,延首颂升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拟七夕宫词(其一)

华寝沉沉夜不阑,凤箫吹彻烛花残。

可怜织女欢无极,谁遣嫦娥闭广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拟七夕宫词(其二)

鹊散萤沉罢晓妆,为谁脉脉懒成章。

停梭愁绪知多少,不道机丝万缕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拟七夕宫词(其三)

憔悴容华自监宫,不将纨扇怨秋风。

自怜皎洁招时妒,犹奉君恩箧笥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