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赠乔媪张氏

碧凤翘寒,玉宵宫晚,云窗误读黄庭。

恨凌波罗袜,洛浦尘生。

往事风流云散,但翠衾、冷落余馨。

人何在,淡妆缟袂,幽树柴荆。

相逢一尊芳酒,对夜色疏星,歌袅云停。

记水南佳丽,姚魏池亭。

梦绕芙蓉城阙,归驭稳、缑岭风清。

桃花晚,等闲休负瑶英。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翻译

绿色凤凰展翅,玉宵宫殿夜晚,误入云窗读黄庭经。
遗憾的是,罗袜轻踏,如洛水仙女尘埃满身。
往昔风流韵事已成云烟,只有冷清的翠被,残留着昔日温馨。
人儿何处?素颜白衣,独自在幽深的树下柴门。
重逢时举杯共饮,面对稀疏星光和夜色,歌声如云般停止。
忆起水南的美景,那姚魏池亭的风采。
梦境中环绕着芙蓉城的楼阁,归来时缑岭清风徐徐。
夜晚的桃花盛开,切勿轻易辜负这美好的花期。

注释

碧凤:绿色的凤凰。
玉宵宫:玉霄宫,指仙境或宫殿。
黄庭:古代道家经典《黄庭经》。
凌波罗袜: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如水上漂浮。
洛浦:洛水之滨,代指美女出没的地方。
翠衾:绿色的被子,代指冷清的床铺。
柴荆:简陋的木门,象征简朴生活。
姚魏池亭:姚魏两姓的池塘亭台,可能为某地名。
缑岭:古代地名,与仙人有关。
瑶英:美玉般的花朵,此处指桃花。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凤凰台上忆吹箫·赠乔媪张氏》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感怀的画面。开篇“碧凤翘寒,玉宵宫晚”以凤凰台为背景,暗示了主人公在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云窗误读黄庭"暗含着主人公在寂寞中翻阅书籍,试图排遣内心的孤寂。

接着,“恨凌波罗袜,洛浦尘生”借洛神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人事变迁的感慨。“往事风流云散”进一步强调了过去的美好已如烟云消散,只剩下冷落的翠衾和回忆中的余香。

“人何在,淡妆缟袂,幽树柴荆”描绘了故人的踪迹难觅,只剩下了简朴的生活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下片转入对往昔美好之地的追忆,“水南佳丽,姚魏池亭”,唤起对昔日繁华景象的眷恋。

最后,“梦绕芙蓉城阙,归驭稳、缑岭风清”通过梦境展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桃花晚,等闲休负瑶英”则以桃花寓意美好的时光,提醒自己不要轻易辜负眼前的美好。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

春风碧水静林丘。对书史,日优游。来往更风流。

问谁似、东陵故侯。

黄陂襟度,曲江誉望,山立看扬休。春酿尽禁篘。

拚醉尽、蟠桃上秋。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

北平移镇入咸秦。说睿眷,更情亲。下手见经纶。

道好个、中原老臣。

万屯晓日,一鞭农事,泾水画中春。陆海尽藏珍。

似只欠、封侯富民。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为万奴总管寿

重于山岳蔼如兰。喜一旦,得同官。裁鉴笑谈间。

道不似、当年将坛。

一年好处,中秋节近,凉露洗金盘。丹桂月中看。

尽耐得、人间岁寒。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为王同知寿

雍容诗礼冠时髦。都忘却,贵人骄。横槊见英标。

道勇似、当年嫖姚。

默含万动,德尊一府,歌寿听民谣。绿鬓映金貂。

尽千尺、青松后雕。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