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乙卯为重四之集于京师次年置闰适在四月因与李侍郎穆堂万翰林孺庐作闰重四诗去年为重四之集于甬上今年置闰复在四月感叹逝波率尔有作(其一)

一章一蔀匆匆过,又报归奇四月来。

嘉会莫寒前度约,芳樽重为闰馀开。

欲消夏日诗千首,为入枫林梦几回。

屈指九年逢再扐,谁将霜鬓促吾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闰重四》。全诗以时间流转、岁月更迭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相聚不易的珍惜。

首联“一章一蔀匆匆过,又报归奇四月来”,诗人以“章”和“蔀”比喻时间的短暂,感叹时光飞逝,紧接着点明四月再次到来,预示着又一次的相聚即将开始。

颔联“嘉会莫寒前度约,芳樽重为闰馀开”,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聚会的怀念,希望这次的聚会能如同上次一样温馨愉快。同时,“芳樽”象征着酒宴,暗示了聚会中欢聚一堂、畅饮言欢的情景。

颈联“欲消夏日诗千首,为入枫林梦几回”,诗人想象自己在夏日创作了无数诗歌,而这些诗歌仿佛是他在枫林中的梦境,既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尾联“屈指九年逢再扐,谁将霜鬓促吾衰”,诗人回顾过去九年,经历了两次这样的聚会,但同时也感慨岁月不饶人,白发已生,青春不再。这一句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相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予以乙卯为重四之集于京师次年置闰适在四月因与李侍郎穆堂万翰林孺庐作闰重四诗去年为重四之集于甬上今年置闰复在四月感叹逝波率尔有作(其二)

侍郎沉疾先投芾,太史龙钟累乞休。

料得只轮伤寂寞,共谁展日溯风流。

分襟已自如萍梗,积闰何缘又麦秋。

我欲从今步长历,几时蓂荚报三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虞美人词

鸿沟既割归太公,旋复背之非英雄。

美人临死何从容,有此差足慰重瞳。

英布周殷愧入地,蒙面何以见江东。

芳魂至今舞春风,其与项庄拔剑之意将无同。

啼鹃集之血泪红。

吁嗟乎野鸡难复位宫闱,生玷辟阳死赤眉。

刘季楚歌空自悲。

美人泉下目未瞑,为告愤王应齿冷。

青燐婆娑助清影。

形式: 古风

即事(其一)

手剪共兜报至尊,柏台风槩更谁伦。

多言毕竟能招咎,不密由来便失身。

圜土刚肠非所耐,重泉碧血有馀辛。

故人一恸君知否,天末荒江野祭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即事(其二)

圣世风霆亦易过,伫看转眼降阳和。

朝端正听金鸡唱,狱吏先传蒿里歌。

梦绕黄沙共于咽,魂留白简尚嵯峨。

遗言祗为君恩重,结草重来抗佞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