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金菊对芙蓉》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凄美的边塞秋景图。
首句“塞上风云,江间波浪,兼天接地成秋”,开篇即以大气磅礴之笔,勾勒出一幅辽阔的边塞景象,风云变幻,波浪翻滚,天地间一片苍凉,渲染出浓厚的秋意。接下来,“看皂雕振翮,白鹭横洲”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飞禽在秋日中的自由翱翔,与前文的静态画面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季鹰正忆莼鲈脍,冷芙蓉、寂寞渔舟”两句,借用了晋代名士张翰(字季鹰)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以“冷芙蓉”和“寂寞渔舟”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商飙起处,谁家玉笛,吹彻高楼”三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和笛声,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哀伤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
“遥想白帝城头。听砧声急捣,惊散沙鸥”几句,将视线转向白帝城,通过急促的捣衣声,不仅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也暗示了战争的临近,沙鸥的惊散则象征着战乱的不期而至。
“叹东墙宋玉,独锁闲愁”一句,借用楚辞中宋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
最后,“晚来大火流西极,敢天孙、望断牵牛”两句,以星象的变化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敢天孙”一句,既是对天孙(织女)的敬仰,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纷纷白月,絺衣萝薜,更上帘钩”则是对月光下静谧景象的描绘,通过衣物的轻薄和自然界的植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结尾的“更上帘钩”则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秋景的壮美与凄凉,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