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

塞上风云,江间波浪,兼天接地成秋。

看皂雕振翮,白鹭横洲。

季鹰正忆莼鲈脍,冷芙蓉、寂寞渔舟。

商飙起处,谁家玉笛,吹彻高楼。遥想白帝城头。

听砧声急捣,惊散沙鸥。叹东墙宋玉,独锁闲愁。

晚来大火流西极,敢天孙、望断牵牛。

纷纷白月,絺衣萝薜,更上帘钩。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

鉴赏

此诗《金菊对芙蓉》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凄美的边塞秋景图。

首句“塞上风云,江间波浪,兼天接地成秋”,开篇即以大气磅礴之笔,勾勒出一幅辽阔的边塞景象,风云变幻,波浪翻滚,天地间一片苍凉,渲染出浓厚的秋意。接下来,“看皂雕振翮,白鹭横洲”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飞禽在秋日中的自由翱翔,与前文的静态画面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季鹰正忆莼鲈脍,冷芙蓉、寂寞渔舟”两句,借用了晋代名士张翰(字季鹰)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以“冷芙蓉”和“寂寞渔舟”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商飙起处,谁家玉笛,吹彻高楼”三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和笛声,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哀伤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

“遥想白帝城头。听砧声急捣,惊散沙鸥”几句,将视线转向白帝城,通过急促的捣衣声,不仅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也暗示了战争的临近,沙鸥的惊散则象征着战乱的不期而至。

“叹东墙宋玉,独锁闲愁”一句,借用楚辞中宋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

最后,“晚来大火流西极,敢天孙、望断牵牛”两句,以星象的变化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敢天孙”一句,既是对天孙(织女)的敬仰,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纷纷白月,絺衣萝薜,更上帘钩”则是对月光下静谧景象的描绘,通过衣物的轻薄和自然界的植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结尾的“更上帘钩”则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秋景的壮美与凄凉,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372)

陆求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远行

耿耿铜壶滴漏长。虚空万籁清商。

揽衣起坐碧纱窗。疏萤竹里暗偷光。

明月上,广庭凉。早桂霏微远香。

晓来斗转动东方,西山爽气接兰堂。

形式: 词牌: 望远行

百字令

金天高处,渐商风习习,吹晞珠露。

暑气全消庭院静,兰室佳人迟寤。

砌叶翻风,檐梧飘树,乍展凌波步。

新添半臂,早凉巳透朱户。

呼婢煮茗焚香,疏钟乍歇,旭日帘栊度。

开镜菱花清影瘦,好似隔溪鸥鹭。

试理云鬟,凌轻寒,掠鬓罢,频回顾。

一番憔悴,未如神女朝暮。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忆王孙

广庭云汉晚昭回。珠箔银屏向夕开。

新咏携谁上玉台。独徘徊。月里声声送雁来。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梅花引

露花香。露衣凉。池上芙蓉欲避霜。玩清光。玩清光。

何处雁归,月明人断肠。疏钟敲醒黄昏醉。

疏砧敲落黄昏泪。漏声长。漏声长。

生怕梦多,薰笼闲半床。

形式: 词牌: 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