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升仙台

神仙莫可稽,欲吊踪多漫。

惟有安期生,遗台粤山畔。

想当避秦乱,南还事冶锻。

砂采芙蓉灵,火炀电光烂。

丹成遂轻举,跨鹤涉云汉。

尚留如凫舄,世上作奇玩。

飞腾今何之,翘首起吁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名为《安期升仙台》。诗中描绘了对传说中仙人安期生的追思与想象,以及对其所留下的遗迹——安期升仙台的感慨。

开篇“神仙莫可稽,欲吊踪多漫”,表达了对仙人行踪的追寻与不可得的无奈。接着,“惟有安期生,遗台粤山畔”点出安期生的存在与他留下的遗迹——位于粤山之畔的升仙台。

“想当避秦乱,南还事冶锻”描述了安期生可能在躲避秦朝战乱时,选择南迁并从事冶炼锻造活动,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修行。

“砂采芙蓉灵,火炀电光烂”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安期生在山中采集神奇的芙蓉砂,并以火煅烧,光芒四射,象征其修行的精进与灵性的觉醒。

“丹成遂轻举,跨鹤涉云汉”进一步展现了安期生炼丹成功后,乘着仙鹤,穿越云霄,飞升成仙的壮丽景象。

最后,“尚留如凫舄,世上作奇玩”提到安期生留下了一些像野鸭鞋一样的物品,这些成为了世间的奇珍异宝,供人们欣赏与传颂。

“飞腾今何之,翘首起吁叹”则是诗人面对安期生的飞升,心中充满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现实处境的感叹,表达了对仙界生活的无限遐想与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与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过蒲涧寺后二岩观菖蒲

炎威郁难据,况值日方永。

挥箑偕同袍,远诣山中静。

消暑得清泉,流来自岩顶。

循涧见石蒲,瀰布水光映。

猬毛刺针芒,虎须簇锥颖。

婆娑浓靛敷,翠色香挺挺。

传是古尧韭,一览心已领。

采饵可明目,烁烁电光耿。

尤堪引寿龄,久视阅遐景。

遂蹑安期踪,云路恣驰骋。

旋归乘天风,浩笑尘梦醒。

形式: 古风

寄琪琳黄道士墨竹

漾漾太湖水,涓涓文玉丛。

龙光起夕雾,凤羽生秋风。

冰轮出寒悄,瘦影筛玲珑。

因之怀所思,邈在蓬莱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寄关大举隐士

秋阳化为霖,流潦涨平陆。

阴霾晦万象,岁暮时运速。

居者窘营为,行者困驰逐。

晨兴起慨叹,旅怀伤局促。

飙风振丛薄,泥涂没车轴。

庭树无全柯,原草变馀绿。

静念穷居士,杳然苍山麓。

短褐才掩胫,糗糒常不足。

从事屡失会,养高动违俗。

空椟隋侯珠,谁明卞氏玉。

贫贱少知己,隐沦愧亲族。

励节希世贤,君子善自勖。

形式: 古风

西郊秋日

斗柄揭西晨,杪秋天气肃。

零落沾野草,惊飙振林木。

西畴农务成,勤忙事刈□。

岁时乐丰稔,膏泽遍穜稑。

思昔游京洛,寒至未成服。

弊裘感季子,知贫仰鲍叔。

哀乐如流电,抚己心已足。

无烦抱龟策,更就詹尹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