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子仪抑篇荔枝诗韵

驲骑尘飞受暑风,绝怜丹脸透青龙。

欧闽后出名高尚,广蜀先驱品下中。

遥忆东坡分晒白,预邀老杜赋轻红。

明年倘未归黄闼,生熟何忧更异同。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疾驰的马队扬起尘土,在炎热的风中前行,特别怜爱那红润的脸庞如同透过青龙
欧闽地区的新秀声名卓著,地位高尚,而广蜀地区则早先引领潮流,品质评价居中
遥想当年苏东坡分发白米的情景,预先邀请杜甫为这红色的景象作诗赞颂
如果明年还未能回归皇宫,无论是生米煮成熟饭,还是其他差异,都不必担忧

注释

驲骑:疾驰的马队。
尘飞:扬起尘土。
暑风:炎热的风。
丹脸:红润的脸庞。
透青龙:如同透过青龙的形象。
欧闽:指欧陆和福建地区。
高尚:声名卓著,地位高。
广蜀:指广东和四川地区。
品下中:品质评价居中。
东坡:苏轼的别称。
分晒白:分发白米的情景。
老杜:杜甫的尊称。
赋轻红:作诗赞颂红色景象。
归黄闼:回归皇宫。
生熟:生米煮成熟饭的比喻,指生活变化。
异同:差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他以张子仪的荔枝诗为韵脚,通过对荔枝的描绘,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驲骑尘飞受暑风"形象地写出荔枝采摘时的繁忙与夏日的炎热,"丹脸透青龙"则形容荔枝鲜艳欲滴的色泽,犹如美女的面庞。接下来,诗人将荔枝与欧闽地区的新品种和广蜀地区的旧品种进行比较,赞美新品种的高尚品质,暗示旧品种也有其独特的地位。

"遥忆东坡分晒白,预邀老杜赋轻红"两句引用了苏轼和杜甫的典故,以他们的文采赞美荔枝的色彩之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荔枝文化传统的敬仰。最后,诗人以"明年倘未归黄闼,生熟何忧更异同"表达对荔枝不论生熟都能带来的喜悦,以及对未来一年丰收的期盼,流露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荔枝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对文化的追忆,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次范至能忆同游石湖韵

桃源非真亦非空,几年误转渔郎篷。

岂知石湖天尺五,不隔三万弱水中。

主公心伴白鸥没,莫莫朝朝醉花月。

迩来一念了世缘,蝉冕照人头未雪。

如今又作衣锦回,汀洲依旧玉成堆。

闻道丹青忆贤佐,白麻早晚从天来。

断章批处阶重抹,敢向坐中论礼绝。

午桥他日倘重陪,庶见方瞳并绿发。

形式: 古风

次韵马惟良亦乐园

满腹诗书却灌园,固应浩养百忧宽。

竹林松径长萧爽,柳色花光自际蟠。

贡焙延曾春泛雪,乡醪醉客夜倾丹。

当年悔不分银菟,空把新诗反复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王龟龄大著省中黄梅

化工未幻酴醾菊,先放缃梅伴群玉。

幽姿著意慕铅黄,正色何心轻萼绿。

妆成自浅风味深,对此宁辞食无肉。

可怜涪翁被渠恼,中岁梅屏杯杓醁。

形式: 古风

次韵史院洪景卢检详馆中红梅

红罗亭深宫漏迟,宫花四面谁得知。

蓬山移植自何世,国色含酒纷满枝。

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饰天然姿。

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

不然朝云頩薄怒,自持似对襄王时。

须臾燕支著雨落,整装俯照含风漪。

游蜂戏蝶日采掇,嗟尔何异氓之蚩。

提壶火急就公饮,他日堕马空啼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