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乌林村见采桑者因有赠

遥见提筐下,翩妍实端妙。

将去复回身,欲语先为笑。

闺中初别离,不许觅新知。

空结茱萸带,敢报木兰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乌林村见到采桑女子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

首句“遥见提筐下”,描绘了远处一位女子提着篮子缓缓走来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翩妍实端妙”一句,赞美了这位采桑女子的美丽与优雅,用“翩妍”形容她的动作轻盈、姿态优美,而“端妙”则强调了她举止的得体与高雅。

“将去复回身,欲语先为笑”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之间微妙的互动。即将离开时,她们转过身来,还未开口,便已相视而笑,这份默契与情感的交流,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和谐。

“闺中初别离,不许觅新知”则揭示了女子们可能来自同一村庄,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情感经历。初尝离别的滋味,心中难免会有对新朋友的渴望,但又因为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使得这种渴望变得含蓄而深沉。

最后,“空结茱萸带,敢报木兰枝”两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女子之间深厚的情谊。茱萸带是古代女子佩戴的一种装饰品,常与节日或特定场合联系在一起;木兰枝则是借用了木兰从军归来,与家人团聚的故事,象征着重逢与团聚的美好愿望。这两句诗暗示了虽然暂时分离,但心中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思念与期待,希望未来能够像木兰归家一样,重聚欢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采桑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温情与诗意的画面,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

王枢(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尚书座赋得阿怜诗

红莲披早露,玉貌映朝霞。

飞燕啼妆罢,顾插步摇花。

溘匝金钿满,参差绣领斜。

暮还垂瑶帐,香灯照九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咏渫井得金钗诗

昔日倡家女,摘花露井边。

摘花还自插,照井还自怜。

窥窥终不罢,笑笑自成妍。

宝钗于此落,从来非一年。

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先。

此人今何在,此物今空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赋得露诗

飞空犹蕴状,集物始成华。

萎黄病秋菊,厌浥长春芽。

非唯溥蔓草,颇亦变蒹葭。

仍增江海浪,聊点木兰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九日诗

霜威始落翠,寒气初入堂。

隋珠烂似烛,悬黎疑夜光。

舞步因弦折,歌声随袂扬。

夜深闻漏缓,檐虚觉唱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