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首(其一)

云傍溪烟宿,霜衔山月低。

林昏孤鹤梦,花发野禽啼。

和靖得佳处,实斋怀旧题。

春归留粉本,粉本亦凄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迷的冬日黄昏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物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不失幽雅的艺术氛围。

首句“云傍溪烟宿”,以“云”与“溪烟”的交融,勾勒出一幅冬夜溪边云雾缭绕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降临。接着,“霜衔山月低”一句,通过“霜”与“山月”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冬夜的寒冷与寂静,同时“低”字生动地描绘出月亮在山间低垂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林昏孤鹤梦,花发野禽啼”两句,将视线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微观的生物活动。孤鹤在昏暗的树林中沉睡,仿佛进入了梦境;野禽在花丛中啼鸣,声音清脆悦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冬夜的生机与活力,也通过对比,突出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和靖得佳处,实斋怀旧题”两句,引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和靖、实斋均为古代文人,此处借他们的名字,寓意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最后,“春归留粉本,粉本亦凄迷”两句,以春归为背景,将画面推向高潮。春天的到来,似乎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但“粉本亦凄迷”则暗示了这种美好背后可能存在的某种哀愁或遗憾。整首诗在描绘冬日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引用,构建了一个既有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四首(其二)

路隘山深处,无人独赏音。

绝殊姿媚态,常抱岁寒心。

冰雪自太古,竹松非异岑。

亦知移不得,健步一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梅花四首(其三)

问讯江南客,新诗近几篇。

湖山人去后,风雨鹤归年。

林下觅高隐,人间有散仙。

生香谁画得,萧飒起寒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梅花四首(其四)

诗成标宋格,树老识唐年。

野气随风远,清光带晓妍。

灯烧春夜月,酒薄暮寒天。

为忆罗浮梦,山中思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梅花二首(其一)

张镃玉照堂中品,化作曹公醋几瓶。

正是江楼倚孤笛,白云啼鸟一时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