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成廷圭赠给数学隐居者王隐居的作品,表达了对王隐居深谙数学奥秘的敬佩。首句“青囊曾阅五行书”暗示王隐居对古代数学知识的深厚积累,可能是指他精通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数的学问。次句“客亦还知此理无”则表示诗人自己也深知这些道理,但对王隐居的造诣表示赞叹。
第三句“太古以前无甲子”提到远古时期尚未有现代计时方法,暗指数学中的古老智慧超越了时间的限制。第四句“先天之后有尧夫”借用了道家典故,尧夫即老子,表明数学之道源远流长,连古代圣贤都与之相关。
第五句“鸟官当日才司历”进一步强调数学在历法中的重要性,古代天文官员依赖数学预测天象。第六句“龙马于今又出图”则可能指的是河图洛书一类的神秘数学图形,显示王隐居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还涉及实际应用。
最后一句“馀子未能通许事,黄金只可说荣枯”表达了对王隐居的敬仰,意思是其他学者难以理解这样的高深学问,而黄金法则(比喻事物兴衰变化)在王隐居这里显得过于浅薄,只能用来讨论世间荣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数学为主题,赞扬了王隐居的学识和成就,同时也寓含了对古代数学智慧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