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深山中的官员形象,他贫穷而清高,不善于应酬世事,内心深处更倾向于远离尘嚣。"万山深处长官贫",寥寥几字就勾勒出他身处偏远之地的生活状态。"不惯将迎懒是真",表现出他的率真和对官场繁文缛节的厌倦。
诗人以"谁解移文回俗驾,漫劳举扇障风尘"来寓言,暗示他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不愿被官场的事务牵绊。"碧云日暮还无信,白眼途穷易见嗔",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日暮时分的寂静与无人理解的境遇让他倍感落寞。
最后,"归去荒村望灯火,是何鸡狗亦惊人",以荒村的简陋生活和微弱灯火反衬出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连鸡犬的声响都足以让他感到惊动,足见其心境之孤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