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门歌送德脩还阙

万古江入海,吴蜀有不通。

不通谁使然,人自为异同。

昔在李孟钱,士各怀土封。

静言彼何尤,亦各徇所忠。

恭惟宋受命,三姓皆朝宗。

斯文已百年,名世才数公。

眉山与金陵,柰何不相容。

大雅如关洛,亦复互诋攻。

朋分文字间,祸起师友中。

四郊忽戎马,尘满夷门宫。

往事已覆辙,后事如飘蓬。

一饭忘苦饥,一褐忘苦冬。

身谋每不长,王事靡有终。

有客独恻恻,万里兴深衷。

相过话离合,历历繇熙丰。

我久世虑薄,念之涕无从。

贫贱将安归,功名在其逢。

有能用斯人,可使百阻空。

西人不为西,东人不为东。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水万古汇入大海,吴蜀两地却有隔阂。
这隔阂是谁造成的呢?只因人心各异。
昔日李孟钱时代,士人各自忠诚于乡土。
静思其中并无过错,只是各为其主罢了。
宋朝接受天命,诸国都来朝拜。
文风流传百年,但出类拔萃者寥寥。
眉山与金陵为何不能相融?
即使大雅如关洛,也互相攻击。
文字之争引发纷争,师友之间也难免矛盾。
四方边境突然战乱,夷门宫中满是尘埃。
历史教训重演,未来命运如浮萍。
人们忘却困苦,只求温饱。
个人计谋常常短视,王事却永无止境。
有位客人深深忧虑,胸怀万里愁绪。
相聚时谈论离合变迁,从熙宁到元丰。
我久居世间,忧虑浅薄,想起此事不禁泪流。
身处贫贱,不知归宿,功名全靠机遇。
若有人能任用此人,诸多阻碍都将消散。
西人不只做西事,东人也不只做东事。

注释

万古:形容时间长久。
不通:隔阂,不通畅。
李孟钱:具体历史时期或人物,此处代指古代。
士各怀土封:士人各自忠诚于自己的乡土。
斯文:指文风、文化。
名世才数公:出类拔萃的人物不多。
大雅:指高尚的文化或人才。
诋攻:攻击,诋毁。
四郊:四周的郊野。
戎马:战争,军队。
飘蓬:比喻无定所的漂泊生活。
一饭:一顿饭。
王事:指朝廷的事物。
恻恻:忧伤,悲痛。
历历:清晰,一一列举。
熙丰:北宋时期的年号,熙宁和元丰。
世虑:世事的忧虑。
贫贱:贫穷和低微的地位。
功名:功业和名声。
西人:指西方人或当地西部的人。
东人:指东方人或当地东部的人。

鉴赏

这首诗以江流入海的自然现象引出历史上的地域隔阂,通过李孟钱时期士人的乡土观念,表达了对宋朝统一后文人之间仍有地域矛盾和纷争的感慨。诗人提到宋朝虽已统一百年,但人才辈出却未能消除文人之间的对立,导致了诸如夷门宫变等祸乱。他感叹个人的贫贱和世事无常,但仍寄希望于贤能者能化解分歧,实现天下太平。最后,诗人以“西人不为西,东人不为东”表达出超越地域界限的理想,展现出对和谐共处的期盼。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沈俭夫求花木韵

我意何不乐,我颜复何㥏。

止斋有新畬,耕犊角已茧。

止斋有溪水,钓席随所展。

两山夹精舍,佳处迫庐岘。

朋来尽名流,燕坐皆胜践。

颓然止斋翁,心故不可转。

厌书或窥园,乘兴时陟巘。

日月之蔽亏,木阴自幽显。

雨露之密疏,草色自深浅。

翁子一觞咏,初不著姝娈。

易老探醇驳,风骚较宽褊。

眠食虽甚佳,病患盍加勉。

谤箧况所招,讼缿那能辨。

于焉更悟入,岂但苟排遣。

寄言子沈子,所欲果何件。

葭豕来春田,冥鸿脱秋狝。

谷兰犹见纫,月桂不可搴。

慕远失之近,求多得常鲜。

请以壮县才,从兹益怀卷。

深居勿近市,隘巷莫容辇。

有花门拥彗,无花地生藓。

尝试玩喧寂,何者是真舛。

旧学枉初心,新功费重研。

何如过止斋,我亦精文选。

形式: 古风

次韵蕃叟弟月下有感

平原接翠微,脩竹围绿净。

乃于此中间,更以皓月映。

佳人笑隐几,万物独我正。

幸哉吾有母,侍饮得瓶罄。

形式: 古风

次德脩仙岩韵

我家仙岩人迹稀,客从何来此何时。

岷山之阳适海峤,万里欲写心精微。

瀑泉自雨一丘壑,有龙蛰不随群飞。

病樵弛檐渴猿喜,虽未作霖良已奇。

吾闻岷山天与齐,仰止不见如调饥。

君登绝顶小天下,此纵有山安足嬉。

翩然肯过非所期,此道辽阔车谁脂。

愿言税驾毋遄归,为我更赋崧高诗。

形式: 古风

约同舍蜀人王德修三首(其三)

橙橘方粲粲,鱼虾亦多多。

能舂半年粮,岂惜一见过。

良夜月如霜,听我苦别歌。

翳翳葭芦乡,风定水自波。

或者阻君舟,柰此伫立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