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日缵在自己病情严重时,好友袁次立作为医生兼朋友,通过精心调治,使他得以康复后所作的表达感激之情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友情与医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之脆弱与重生的感慨。
首句“一病几逾月,濒危独仗君”,描述了诗人患病时间之长,几乎濒临生命危险,全靠好友袁次立的救助。这里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疾病之重。
接着,“枯羸资药力,意气借兰芬”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在药物的帮助下,诗人身体逐渐恢复,精神也得到了慰藉。药物之力与兰花的香气,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回归。
“深洞六微理,还兼七发文”则进一步说明了治疗过程的复杂与细致,从多个角度入手,既考虑了疾病的本质,又兼顾了调养与恢复,体现了高超的医术和全面的关怀。
最后,“吾哀嗟日暮,犹得藉馀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好友的感激。即使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还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这是多么难得的幸运。同时,这也是对好友袁次立医术与友情的最高赞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对医术的尊重,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生命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