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舒朱献宾主汉阳簿弃官以归予亦不合丐去为赋一首

浪作鸾栖去,惊随鹤怨还。

无心汉江水,有节皖公山。

此事真堪话,诸公宁厚颜。

嗟予亦兴尽,昨夜已投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波涛如鸾鸟栖息离去,又因惊惧如鹤般哀怨返回。
汉江之水无心感受人事变迁,皖公山却坚守着自己的节操。
这样的事情确实值得谈论,各位大人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感叹啊,我也已经兴致全无,昨晚就已经退出尘世的纷扰。

注释

浪:波涛。
鸾:鸾鸟。
栖:停留。
去:离去。
惊:惊惧。
无心:无动于衷。
汉江水:长江支流汉江。
有节:有坚持。
皖公山:位于安徽的一座山。
此事:指代前文所述之事。
堪话:值得谈论。
诸公:各位大人。
厚颜:厚脸皮,此处指不知羞耻。
兴尽:兴致全无。
昨夜:昨晚。
投闲:退出世俗,归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弃官归隐的理解和赞同。全诗语言简洁,意境幽远。

"浪作鸾栖去,惊随鹤怨还"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描绘出朋友离去时的情景。"鸾"和"鹤"都是高洁的象征,暗示朋友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不忍心看到污浊世间的现实。

"无心汉江水,有节皖公山"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投射。"汉江水"代表着诗人的淡然,而"有节皖公山"则表现出朋友高洁的品格和坚守原则的态度。

"此事真堪话,诸公宁厚颜"这两句,传达了对朋友行为的赞赏。诗人认为朋友的选择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而"宁厚颜"则表明朋友能以宽容的心态面对世间的非议。

最后两句"嗟予亦兴尽,昨夜已投闲"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自己的志向。"兴尽"意味着诗人对于世事也已经感到厌倦,而"昨夜已投闲"则表明诗人自己也有随波逐流、归隐田园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弃官归隐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赞美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5)

王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塘久别乘月再到奉呈同社一首

龙塘畴昔擅云烟,破月重来倍爽然。

浮玉北堂三万顷,扁舟西子二千年。

青山识面争迎棹,白鹭知心不避船。

华发翛翛更何往,一茅终在此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传舍中竹一首

浪蕊浮花不足看,岁寒独与此君观。

箨龙满野今千变,翔凤何时下一餐。

日对吏文潇洒在,天生官地保全难。

明年我亦江湖去,尚祝同年乞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游用前韵一首

十年不到此祇园,又为支郎暂出村。

犬认行踪增踊跃,燕惊离恨苦埋冤。

鬓边但觉新丝长,壁上惟馀旧墨存。

但问桑麻添几许,世间万事不须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早春示陈元达一首

北陆藏冰后,东风入律和。

梅因三弄少,麦赖六花多。

簪盍思喧马,灯游羡闹蛾。

躬耕吾不倦,其奈没田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