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浪作鸾栖去,惊随鹤怨还。
无心汉江水,有节皖公山。
此事真堪话,诸公宁厚颜。
嗟予亦兴尽,昨夜已投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弃官归隐的理解和赞同。全诗语言简洁,意境幽远。
"浪作鸾栖去,惊随鹤怨还"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描绘出朋友离去时的情景。"鸾"和"鹤"都是高洁的象征,暗示朋友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不忍心看到污浊世间的现实。
"无心汉江水,有节皖公山"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投射。"汉江水"代表着诗人的淡然,而"有节皖公山"则表现出朋友高洁的品格和坚守原则的态度。
"此事真堪话,诸公宁厚颜"这两句,传达了对朋友行为的赞赏。诗人认为朋友的选择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而"宁厚颜"则表明朋友能以宽容的心态面对世间的非议。
最后两句"嗟予亦兴尽,昨夜已投闲"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自己的志向。"兴尽"意味着诗人对于世事也已经感到厌倦,而"昨夜已投闲"则表明诗人自己也有随波逐流、归隐田园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弃官归隐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赞美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不详
龙塘畴昔擅云烟,破月重来倍爽然。
浮玉北堂三万顷,扁舟西子二千年。
青山识面争迎棹,白鹭知心不避船。
华发翛翛更何往,一茅终在此桥边。
浪蕊浮花不足看,岁寒独与此君观。
箨龙满野今千变,翔凤何时下一餐。
日对吏文潇洒在,天生官地保全难。
明年我亦江湖去,尚祝同年乞钓竿。
十年不到此祇园,又为支郎暂出村。
犬认行踪增踊跃,燕惊离恨苦埋冤。
鬓边但觉新丝长,壁上惟馀旧墨存。
但问桑麻添几许,世间万事不须论。
北陆藏冰后,东风入律和。
梅因三弄少,麦赖六花多。
簪盍思喧马,灯游羡闹蛾。
躬耕吾不倦,其奈没田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