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葛仙饭蜂图一首

庄生化蝴蝶,幻身不自知。

葛翁作蜂子,吐哺惊且疑。

想公之口甘如蜜,出尔反尔纷烦滋。

世人吃饭脊梁过,安能糟粕出神奇。

呜乎谪仙咳唾九天外,纵有珠玉不疗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庄周梦蝶和葛洪化为蜜蜂的神话故事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世态人情的独特见解。

首句“庄生化蝴蝶,幻身不自知”,借用庄子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人生的虚幻与变幻无常。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醒来后却分不清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以此暗示人生如梦,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

接着,“葛翁作蜂子,吐哺惊且疑”则引入了葛洪化为蜜蜂的故事,进一步探讨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和转化的可能性。葛洪在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化身为蜜蜂,这一转变既令人惊讶又引发深思,暗示了个体在追求精神升华时可能经历的形态变化和自我超越。

“想公之口甘如蜜,出尔反尔纷烦滋”一句,通过将“公”(指葛洪)的修炼成果比作甘甜的蜂蜜,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甜美与苦涩并存。同时,也暗含了修炼之路的复杂性,即使最终达到理想状态,过程中也可能充满挑战和困惑。

“世人吃饭脊梁过,安能糟粕出神奇”则从世俗的角度出发,对比了普通人与修炼者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诗人指出,世人往往满足于物质生活的简单享受,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提升,因此难以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神奇”。

最后,“呜乎谪仙咳唾九天外,纵有珠玉不疗饥”以李白的典故收尾,表达了对超凡脱俗之人的敬仰之情。李白的“咳唾”比喻其才华横溢,即使拥有珍贵的才智和财富(珠玉),也无法解决内心的饥饿(精神上的匮乏)。这既是对前文思想的深化,也是对人生终极追求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修行的价值以及世俗与超脱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501)

金朝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子陵垂钓图一首

富春高尚傲王侯,鲈鲤西风一敝裘。

偏是贵交徵不起,客星孤照大江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太白醉月图一首

乐哉学士,对月称觞。此身此影,共此清光。

臣有仙骨,谪居醉乡。清平雅奏,春宴沈香。

气吞力士,眼识汾阳。举首凝望,夜色如霜。

峨嵋西度,流照夜郎。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题伯牙访友图一首

吾师在海上,风涛万顷深。

吾友在山中,樵径作微吟。

高山有清韵,流水无竞心。

孤往兴未己,呼僮囊素琴。

宁辞一再鼓,会须有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乙亥九月九日纪事诗四首(其一)

回首流光十五年,千金一刻总徒然。

当时无故谁知乐,弥月多菑更可怜。

今日乍醒前日梦,他生难必此生缘。

啿嗟不幸遭阳九,惊雁离群叫暮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