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楼横北固,尽日厌厌雨。

欸乃数声歌,但渺漠、江山烟树。

寂寥风物,三五过元宵,寻柳眼,觅花英,春色知何处。

落梅呜咽,吹彻江城暮。

脉脉数飞鸿,杳归期、东风凝伫。

长安不见,烽起夕阳间,魂欲断、酒初醒,独下危梯去。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楼阁横跨在北固山头,整天都是阴雨绵绵。
船夫唱着欸乃歌,眼前只有迷茫的江山和烟雾笼罩的树木。
寂静的景色中,元宵节已过,寻找新绿的柳芽和早开的花朵,春天的气息却无处可觅。
落梅的哭泣声回荡在江城傍晚,直到最后一曲吹完。
几只雁儿默默飞过,它们的归期遥不可及,东风中我独自站立,期待着东风带来消息。
遥望长安,烽火在夕阳下燃烧,醒来时心痛欲碎,独自走下陡峭的台阶离去。

注释

楼横北固:楼阁横跨北固山。
厌厌雨:阴雨连绵。
欸乃数声歌:船夫的歌声。
渺漠、江山烟树:模糊的江山景色。
柳眼:新发的柳芽。
花英:早开的花朵。
春色知何处:春天在哪里。
落梅呜咽:落梅哀鸣。
东风凝伫:东风静待。
烽起夕阳间:烽火在夕阳下燃起。
魂欲断:心痛欲碎。
危梯:陡峭的台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连绵的景象,楼横北固,雨水不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境。"欸乃数声歌"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发出的感慨之声,而"但渺漠、江山烟树"则是对周遭景色的描绘,渺漠指的是远方的迷离,这里用来形容江山与烟树的朦胧。

接着,诗人通过"寂寥风物"来表达春天中某些物象的孤寂感受。"三五过元宵"说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节气,夜深了,而"寻柳眼、觅花英"则是对春色的一种渴望和探求,但这种渴望似乎又带有一丝无奈,因为"春色知何处"表达了一种找不到或难以把握的感觉。

接下来的"落梅呜咽,吹彻江城暮"描绘了黄昏时分,落梅随风飘散的景象,而"脉脉数飞鸿,杳归期、东风凝伫"则是对远行的大雁和诗人内心所怀念之物的描写,其中"东风凝伫"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期待与等待。

最后两句"长安不见,烽起夕阳间,魂欲断、酒初醒,独下危梯去"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和哀伤。"烽起"意味着战乱,"魂欲断"则是诗人心灵深处的痛苦与挣裂,而"酒初醒"可能是诗人用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方式,最后"独下危梯去"则是一种无奈和孤独的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充满情思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0)

张表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云移鸟灭没,风霁蝶飞翻。

形式: 押[元]韵

句(其一)

已乘云气翳凤麟,六百馀岁无斯民。

想像璧月何当亲,虎头摩诘俱泯沦。

谁其画者陆仲仁,远绍乃祖高无伦。

形式: 押[真]韵

句(其五)

床弩天诛韩闼览,剑锋神助宋将军。

形式: 押[文]韵

句(其三)

采玉应求破山剑,探珠仍遣水精奴。

形式: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