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所作的《杂诗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诗人以玄浆(美酒)和太羹(祭祀用的肉汤)为喻,描述了世事纷繁,如同美酒中掺杂了苦涩,音乐中混入了世俗之音,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偏离和淳朴天真的丧失。"妖姬调古瑟,郑声乱天真"一句,形象地批评了当时的靡靡之音对淳朴生活的干扰。
"太朴一以散,谁为葛天民"表达了诗人对于淳朴民风消逝的忧虑,他呼唤回归原始的、未受污染的纯真状态,但又感叹这种理想已经难以寻觅。"热中殊感慨,吊古徒沾巾"流露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只能通过凭吊古人来抒发情感。
最后两句"物情类如此,已矣无复陈",诗人总结道,世间万物皆如此,淳朴不再,只能任由其发展,表达出深深的哀叹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朱诚泳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