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诗(其三)

天监在上,既有明德。乃命于下,罔有不服。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刘敞的《魏京诗》之三,通过“天监在上,既有明德。乃命于下,罔有不服。”这四句,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观和深邃的政治哲学。

首先,“天监在上”,这里的“天监”可以理解为上天的监察或帝王的权威,象征着权力的来源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上”则强调了这种力量的不可动摇性与至高性。这一句暗示了权力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同时也预示着权力的正当性来源于天意或道德的指引。

接着,“既有明德”,“明德”指的是光明正大、道德高尚的品质。这一句强调了领导者或统治者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这里的“明德”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对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引领。

“乃命于下”,“乃”表示于是、就的意思,这里指出了从上到下的权力传递过程。通过“命”字,体现了权力的授予与责任的承担,意味着领导者不仅拥有权力,还必须履行相应的职责,对下层民众负责。

最后,“罔有不服”,“罔”通“无”,“服”则是服从、顺从之意。这句话表达了在明德的引领下,无论多么遥远或不同的群体,都会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者的指导和管理,形成统一和谐的社会局面。这不仅是对理想政治状态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君主制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权力、道德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政治形态的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治国理政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魏京诗(其四)

匪允命之,亦章庆之。匪允服之,亦保育之。

形式: 四言诗

魏京诗(其五)

时维猃狁,侮予之疆。靡度靡虞,跳呼以狂。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魏京诗(其六)

业业烝黎,载震载惊。侵魏及澶,群心不宁。

形式: 四言诗

魏京诗(其七)

帝奋厥武,百万其士。匪怒以棘,于三千里。

形式: 四言诗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