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其八)

营巢抱茧叹逶迤,凭仗春风到射陂。

日吉早时论北伐,月明今夕稳南枝。

鞍因足弱攀缘上,檄为头风指顾移。

传语故人开口笑,莫因晼晚叹西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宴饮后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营巢抱茧叹逶迤”,以“营巢”和“抱茧”比喻人生的艰辛与奋斗,感叹生活之路漫长而曲折。“凭仗春风到射陂”,借春风之力,比喻在困难中得到帮助或转机,最终到达目标之地——射陂,象征着理想与目标的实现。

接着,“日吉早时论北伐,月明今夕稳南枝”,通过时间的变化,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日出之时,诗人或许在讨论北伐之事,充满斗志;而月明之夜,则是稳扎稳打,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这里暗含了对事业与生活的双重追求。

“鞍因足弱攀缘上,檄为头风指顾移”,描述了行动的艰难与挑战。鞍马因脚力不足而攀登,喻指行动的不易;檄文(古代官府文书)虽在头风(头痛)之下,仍需迅速调整方向,体现了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传语故人开口笑,莫因晼晚叹西垂”,诗人希望老朋友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叹息。这句话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事业、友情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一)

当风一叶战层林,抚己孤怀抱郁森。

屋老空亭笼壁响,窗疏鄛纸划灯阴。

鸡豚麦饭荒江泪,粔籹椒盘故旧心。

噩梦惊回成独语,谁于寒夜捣孤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二)

分野条分界画斜,数行朱墨揽中华。

小楼骋望巢车阵,故纸横穿凿空槎。

醉唱铙歌当伐鼓,闲拈芦管压吹笳。

竹窗永夜犹焚诵,灯火青荧礼白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三)

冬日荒凉淡夕晖,晨光犹喜报熹微。

潜虬自护沧江卧,退鹢仍依故国飞。

扪古齿牙惊互搰,扶头腰领恐相违。

只鸡近局关心处,却羡僧园菜把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四)

廿载光阴四度棋,流传断句和人悲。

冰凋木介侵分候,霜戛风筝决战时。

觚竹悬车多次舍,皋兰轻骑尚逶迟。

灯前历历残棋在,全局悠然正可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