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登楼即事

斜日倚高楼,乱峰围绕。山色湖光翠如埽。

天涯倦客,目断野烟高鸟。□□□□□、□□□。

老境骎骎,忧心悄悄。也待凝顽事须了。

故园三径,已是菊荒松老。诸君应有语、归来好。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翻译

夕阳斜照在高楼上,四周是错综复杂的山峰。山色湖光一片翠绿,如同被扫过一般清新。
远方的旅人疲倦了,目光穿过袅袅炊烟和飞翔的鸟儿,遥望远方。
岁月匆匆,内心忧虑深重。我也期待能了结这些烦心事。
家乡的小路已经长满了荒草,松树也已苍老。我想,朋友们应该会说,回家真好。

注释

斜日:傍晚的太阳。
倚:靠着。
乱峰:杂乱无序的山峰。
翠如埽:形容颜色翠绿如被扫过。
天涯倦客:远行疲惫的旅人。
目断:目光所及尽头。
骎骎:形容时间飞逝。
悄悄:形容心情沉重。
凝顽事:难以解决的事情。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此处指故乡。
菊荒松老:菊花凋零,松树老去,象征家园的荒凉。
归来好:回家是最好的选择。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感皇恩·登楼即事》描绘了一幅登高远眺的画面。"斜日倚高楼,乱峰围绕",夕阳西下,诗人独自倚立在高楼之上,四周是错落起伏的山峦,山色湖光交织,犹如被扫过的翠色画卷,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壮丽。

"天涯倦客,目断野烟高鸟",诗人以天涯倦客自比,表达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目光穿过袅袅炊烟,遥望归巢的飞鸟,寓含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老境骎骎,忧心悄悄",诗人感叹岁月匆匆,内心充满忧虑,暗示了对人生老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安。"也待凝顽事须了",他希望能了结一些纷扰之事,回归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故园三径,已是菊荒松老",描绘了故乡家园的景象,菊花凋零,松树苍老,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落叶归根的渴望。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登楼所见,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结尾处以"诸君应有语、归来好",流露出对亲友的期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感皇恩.赠提刑曹仲明

把酒爱髯卿,故家风度。不为临江老能赋。

饱谙世事,成败见来无数。□□□□□、□□□。

岁月如流,睽离良苦。更着佳人怨迟暮。

羁愁顿解,一笑团圆儿女。殷勤君记取、周郎语。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摸鱼儿

望都门、满山晴雪,匆匆君又西去。

当时汉将征西幕,气压瘴江烟雨。还自许。

尽虎穴雄深,万里班超举。燕台再过。

甚牢落高情,霜风偃薄,似厌貂裘土。

弦歌事、正尔邯郸故步。功名从此轩翥。

一麾回首甘陵树,千室正歌来暮。须记取。

拊麾外催科,未碍阳城古。征鞍莫驻。

趁渭北春天,升堂拜慰,捧檄为亲舞。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赋白莲至元二十二年乙酉九月重九后三日雨中作

淡亭亭、影摇溪水,芳心知为谁吐。

玉华宝供年年事,消得一天风露。私自语。

君不见仙家,玉井无今古。淡妆谁妒。

尽千顷昆明,红幢翠盖,云锦烂秋浦。

琼绡袜、自有凌波故步。赏心莫遣迟暮。

风清月冷无人见,零乱碧烟修渚。闻好去。

待醉浥秋香,不羡风标鹭。远游重赋。

拟太一真仙,共浮沧海,一叶任掀举。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江红

冠剑梁园,又去作、庞眉书客。

休自叹、功名几许,一家风雪。

春色似嫌莺燕老,秋霜历试松筠节。

爱赵生、游刃簿书闲,昆刀铁。都会地,繁华歇。

形胜在,犹堪说。更诸君表里,玉辉冰洁。

水陆若论都漕计,夷门忍使黄流坼。

好相须、着力障狂澜,休伤别。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