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毕仲游为宣仁圣烈太皇太后所作的挽歌之一,具体为第四首。全诗以哀悼的基调,颂扬了太皇太后在三朝的功绩与荣耀,以及她去世后全国上下共同哀悼的情景。
首句“勋业三朝盛”,开篇即高度赞扬了太皇太后在三个朝代中的卓越功绩,显示了她在国家治理上的显著成就。接着,“哀荣万国同”一句,描绘了她去世后,全国乃至万国共同哀悼的场景,体现了她的影响力和地位之高。
“人疑无外戚,家不选中宫”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太皇太后并非外戚出身,却能成为国家的核心力量,暗示了她的智慧与德行。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皇室内部事务的深远影响。
“天泣时零雨,神游恐御风”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雨滴比作上天的泪水,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太皇太后的深切哀悼之情。同时,想象她可能已驾鹤西去,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与不舍。
最后,“忧劳如治水,九载亦成功”总结了太皇太后一生的辛劳与贡献,将其与治水相提并论,比喻她对国家治理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九载,即九年,这里指代了太皇太后在位或参与国家治理的时间,强调了她长期的付出与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崇高品德和卓越功绩的敬仰与缅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领袖的深厚情感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