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通阁

危阁峥嵘枕碧流,筹心计虑匪人谋。

千帆不隔云中树,万货来从徼外舟。

富国要先除国蠹,利民须急去民蟊。

使君不日归华近,要路翱翔遍十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阜通阁》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对阜通阁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和繁荣景象。首句“危阁峥嵘枕碧流”描绘了阜通阁矗立于碧水之上的壮观景象,既显其地理位置的险要,又寓含着其在交通中的关键作用。接下来,“筹心计虑匪人谋”一句,表达了治理与规划的深思熟虑,非一般人所能及,体现了对管理者的高度赞誉。

“千帆不隔云中树,万货来从徼外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阜通阁作为贸易中心的繁忙与活力,船只穿梭,货物如织,跨越山川,连接内外,象征着经济的繁荣与交流的畅通无阻。接着,“富国要先除国蠹,利民须急去民蟊”揭示了治理国家与社会的智慧,强调了清除腐败和保护民众利益的重要性,是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深刻思考。

最后,“使君不日归华近,要路翱翔遍十州”表达了对治理者勤勉工作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尽快回到京城,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展现出对治理者广泛影响力的赞许。整首诗通过描绘阜通阁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其在经济和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也蕴含了对治理者智慧与道德品质的颂扬,以及对国家繁荣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重阳后二日会严氏野趣亭坐客吴德永裴尧文杜志林林元宪李彦实严君锡魏介然及予八人因成拙诗以纪一时之集云

已过重阳得胜游,海南秋色尚迟留。

旋沽白酒君须醉,未信黄花蝶解愁。

菡萏香浮曲沼静,槟榔叶暗小亭幽。

始知风景中原隔,对泣何须效楚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唐常建作破山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欧阳永叔每叹赏此句以为不可及温陵康元寿守琼踰年乐其地僻而事简以清静治之于郡圃植竹数百竿中有小亭因榜曰通幽偶成拙句

萧洒襟怀慕子猷,剩栽修竹径通幽。

三间远比渊明宅,百尺徒誇庾亮楼。

风送鸟声春寂寂,日筛帘影梦悠悠。

破山绝景亲曾到,谁遣移来海外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八月十六夜江边对月

晚雨冥濛洗瘴尘,断云遮月尚鳞鳞。

影涵涨浦摇金镜,光动天街碾玉轮。

村市更无沽酒客,小楼时见捲帘人。

不须辛苦琼台上,展席移觞近水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丁卯二月二十七日与客纵步至判官陈师正所居前有花竹后有港浦爱其幽胜退作此诗师正历官九任今年六十有一母年九十二岁杜门养亲不复仕宦盖琼士之安贫守道者也

幽居非是避危机,涩勒遮藏客到稀。

白发不传毛义檄,青衫常戏老莱衣。

舟行别浦随潮去,燕认低檐带雨归。

从此欲寻棋酒社,肯论时节叩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