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塞古秋风早,山昏落日低。
积云鸦度久,荒岸马归齐。
灯火看时出,茅茨渐欲迷。
尘沙恨于役,况乃对鸡栖。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秋风萧瑟、夕阳西下、乌鸦南飞、马匹归栏的凄凉景象,以及灯火微弱、烟雾缭绕的夜晚,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寂寞。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表达了对战争劳役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尘沙恨于役"一句,直接点明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而"况乃对鸡栖"则以鸡栖之景反衬出人世的艰辛与无奈,整体营造了一种悲凉而又深沉的艺术氛围。
不详
年二十四进士擢第。调南和主簿。有异政。拜监察御史。以诗得罪,废谪十余年。起为隆州都军,以边功召为三司官。大安三年,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完颜承裕军御蒙古。易州陷落时死难
返阖看平野,斜垣逐慢坡。
马牛虽异域,鸡犬竟同窠。
木杵舂晨急,糠灯照夜多。
淳风今巳破,征敛为兵戈。
秋日山田熟,山家趣转奇。
垄苞银栗缀,墙蔓绿云垂。
野饭留佳客,青钱付小儿。
主人愁丧乱,数数问边陲。
萧飒晚风凉,高杠引旆长。
岭云残宿阵,陵日湛晨光。
已作依刘表,终须问葛疆。
俯身驰万里,未觉鬓毛苍。
年深师欲老,秋至敌还轻。
但使财思义,犹多死易生。
指挥无险阻,感激在精诚。
万古麒麟阁,何曾浪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