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德卲见寄

三年持橐侍君轩,误剖麟符去日边。

暂解尘缨寻紫府,愧无棠荫在螺川。

羲之诏郡难为政,邴曼辞官不待年。

等是飘零江海客,祗应同病自相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德邵寄来的作品的回应,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与自我反思。诗中“三年持橐侍君轩”一句,描绘了诗人曾作为侍臣陪伴君主左右的岁月,隐含着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留恋。“误剖麟符去日边”,则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因某种原因离开朝廷或君主身边,前往更为偏远之地的经历,其中“误”字透露出一丝无奈和遗憾。

“暂解尘缨寻紫府”一句,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世俗束缚,寻求精神归宿的愿望,“紫府”常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中的宁静与超脱。“愧无棠荫在螺川”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未能在某地留下有益于百姓的政绩感到惭愧,这里的“棠荫”典出《后汉书·廉范传》,比喻官员政绩卓著,百姓得以荫庇。

“羲之诏郡难为政”引用王羲之被任命为会稽内史,却难以治理地方的故事,暗喻自己面对政务时的力不从心或困难重重。“邴曼辞官不待年”则借邴曼辞官之事,表达自己辞职或离开官场的决断,不等待任期结束。

最后两句“等是飘零江海客,祗应同病自相怜”,将自己比作漂泊于江海间的游子,表达了孤独与寂寞的感受,并以“同病”自怜,暗示与友人之间有着相似的心境和遭遇,通过诗歌相互慰藉与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期许,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邦求宗博

番禺薏苡旧传名,公酌贪泉志愈清。

绛帐有经谈训诂,淮壖无地可归耕。

鸿飞久困孙内史,龙具宁悲王仲卿。

琳馆素飧公自愧,秋风萧飒二毛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元叔韵

吴越飘零一叶轻,战场暂息虎狼争。

身闲自适琴书乐,耳冷宁闻宠辱惊。

系表对谈通妙义,禅源默契涤凡情。

他年更遂茅齐约,重使云间见弟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平叔韵

草长江南送暮春,谁怜羁羽及沈鳞。

放怀自适渔樵乐,会面欣逢手足亲。

齿发渐凋嗟晚景,田园粗葺作闲人。

材高莫叹时相负,会见诸公宠荐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同院蜡梅(其一)

曾笑江妃粉面光,化工端为拂娇黄。

蜜脾旋滴明如剪,宫额新涂暗有香。

应与巩梅分气味,不同陶菊斗轻狂。

捧心谁识西施病,临鉴深颦未试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