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明皇幸蜀图》由明代诗人范俊所作,通过对“明皇幸蜀”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后逃往四川避难的情景。
首句“五王衾枕冷于冰”,以“冷于冰”来形容五王(此处或指李隆基及其随行人员)的寝具,暗示了他们处境的凄凉与艰难,同时也隐含着对宫廷生活的反差对比,凸显出流离失所的悲凉。
次句“日晏妖环睡不醒”,“日晏”即太阳高照之时,“妖环”可能是指环绕在周围的不祥之气或是指宫廷中的纷扰与混乱。此句描绘了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刻,明皇仍难以摆脱沉睡,或许象征着他内心的迷茫与逃避,也反映了宫廷内外复杂的政治局势。
第三句“赢得愁云迷剑阁”,“愁云”代表了忧郁和悲伤的情绪,而“剑阁”则是蜀道险要之处,此处用“愁云迷”形容,既表现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也寓意着明皇一行人在逃亡途中的艰难与危险,以及内心的沉重负担。
最后一句“空歌一曲雨淋铃”,引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典故,通过“雨淋铃”这一凄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明皇一行人在逃亡途中的孤独与哀伤,以及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皇在逃亡过程中的复杂情感与艰难境遇,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